181 装病不成反生病

非主流清穿 我想吃肉 5549 字 2022-09-21

? 胤礽在接到康熙返京的消息之后就算好的日期,提前搬回了东宫。[本章节由万shu吧更新]彼时已是八月,天已入秋,紫禁城里住起来也挺舒服的了。

回到东宫,胤礽依然不问政事,只插手了一件事情:他汗阿玛回京的时候,他要亲自去郊外迎接。

康熙在郊外就见到了他家太子,虽然其他儿子是辛苦值班的,太子是放假休息的,康熙还是说:“你瘦了,辛苦了。”

胤礽较之康熙去前,气色还是见好的,只是气质上有些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改变。这样的改变在康熙眼里又是一件好事,他儿子问候他:“汗阿玛看着精神更健旺了,却有些黑瘦,”假意问一直侍在康熙身侧的弘旦,“你玛法有没有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弘旦道:“玛法一直都很乖。”

康熙:“……你们当朕是小孩儿么?”揉揉弘旦的发顶,那里有头发,“你才是小孩儿呢,”抬眼看胤礽,“你呢?有没有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胤礽笑道:“儿子这几月着实享福了,万事不用问,还钓了好几回鱼呢,”又把留京的兄弟们给夸了一通,这个务实、那个肯干,“儿臣一直看着,他/万/書/吧/们短短数月,便大有长进,实不负汗阿玛所望呢。”

康熙摇头道:“老五是个闷葫芦,老七又缩头缩脑,还是不行。”

胤礽淡淡一笑,谁关心这两个啊?“五弟踏实,七弟也肯用功。再者八弟颇有见解,十弟也是后起之秀。”小捧一下康熙,又夸夸兄弟,一副傻哥哥的样子。

康熙道:“尚需历练,”却不肯再多说了,转而问起胤礽的身体情况,“你休养得如何?水边湿气大,你病愈后不要总到那里坐着,还有,你信里怎么没写这个?”

“什么也没钓着……”郁闷的声音。

康熙又数落了他几句,意犹未尽:“等回去了朕再说你!”还不断地评估着胤礽的身体状况中。

圣驾返京,并非就此住下,在康熙的计划里,今年是个南巡年。南巡是项大工程,沿途落脚的地方要准备,一路的治安要收拾,还有南巡队伍的供给问题,这上明面儿上的。地方官员要准备好等皇帝来时如何献宝,给随行人员送的礼物,搞搞名为民心工程实为面子工程的各种工程……

不管于公于私,南巡的计划都是很早就传达下去的。

康熙原已计划好了随行人员的名单,明珠、索额图都有幸被点中,而太子,本也身在其中的,连往热河避暑都有他的份的,他却病了。

按说胤礽正在壮年,病一病很容易好。不过你一旦关心起一个人来,那么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就没有一件是小事。是以康熙不但留胤礽在京休养,自己远在热河还要让太医院汇报太子的身体状况,下个月要南巡,他还想视太子的身体状况来看看要不要让太子出远门。

南巡是早就准备好了的,轻易不能更改,如果太子到时候还没好,那就有些麻烦了。康熙心中调整着计划,本来在计划中,康熙是要向江南士子展示一下他家太子如何如何好的,继续收拢士子之心。

唉唉,本来去热河,也是想祖孙三代一起展示显摆的,那样才够嚣张嘛!热河没展示成,康熙希望江南之行可以展示一下。也是收伏人心,看,大清有后,绵延不绝嘛。

胤礽其实恢复得不错,他在扮柔弱,反正御医说他已康复但需静养,柔弱一点也很正常,相信他汗阿玛那里也一定收到了一份同样的报告。扮得他儿子都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在他下车的时候要去扶一把。胤礽慈爱地拉着儿子的手:“阿玛没事儿,你去陪你玛法吧。”

康熙还没有病弱到这个份儿上,倒也笑纳了太子父子的好意,携着弘旦的手,缓步走向乾清宫。康熙坐稳,并没有如往常一样让弘旦回去东宫看望母亲,而是示意他站着旁听。

留守的其他阿哥没太子这般好命,出迎他们也去了,却没能与康熙同车。到了乾清宫里,才算是正式见到了他们的父亲。拜完父亲,才发现不但太子在场,连他们的弘旦侄子也站得比他们高一点,立在康熙身边了。

随驾而来的几个阿哥也按与留守的兄弟们排排队,按次序站好了,暗地里眼神乱飞。胤禔想,这小子怎么在塞外站汗阿玛身边儿,到了宫里还站这么高?胤祉想,大约……汗阿玛这是在培养下一代?其余人想得也都差不多了。

胤礽手里微微沁出点汗来,弘旦在康熙身边,这是常态,但是在乾清宫正座的旁边,这是一个信号。

康熙不管儿子们在想什么,说一句:“你们辛苦了。”就让汇报。按照年齿与爵位,也是三阿哥先上前来。

康熙对于刚挑大梁没多久的儿子们是没有那么放心的,人在热河,也是遥控指挥外加放了许多耳目,政务他都知道得差不多了,对于三阿哥胤祉与八阿哥胤禩的某些分歧也知道了一些。公平地说,胤禩说的更有道理一点,而胤祉颇有一点软弱的嫌疑。

胤祉的汇报却是四平八稳,把不和都隐了,还夸了八阿哥,然后顺手把十阿哥也小捧一下。康熙对他又下了一评语,接着就让五阿哥等依次进行补充。

五阿哥瞪眼,差点没什么好说的了。能说的,都叫三阿哥给说完了,搜肠刮肚说了句:“三哥把儿子要说的都说的。”康熙无语。

轮到七阿哥,他见五阿哥用了万能台词,干脆也借鉴了一把:“儿子也没什么补充的。”

八阿哥补充了两点三阿哥的疏漏,让康熙赞赏他的细心周到。九阿哥自是话里话外推崇他八哥,十阿哥见此情景也不好自我表白,他也跟着借鉴万能台词了。

康熙等十二阿哥也说完了,才作点评,概括来说,就是大家都有进步,但是还有不足,需要继续努力。随后又给五阿哥等他认为不太突出的阿哥一些机会,或参与准备皇太后圣寿、或考虑领衔新年的准备工作等。同时宣布了本月末下月初这一段时间是八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的集体纳妾期。

说话之时,频频看向太子,继续观察太子身体状况中。御医说他病是好了,但是身体有点亏损,我看他一直坐得端正,像是恢复得不错。

关心儿子身体的康熙根本不知道,他家太子是一点也不想出行。

胤礽的中心思想很明确,放儿子去卖萌就好,他年纪大了,卖不动了,还是潜伏下来的好,他现在已经不需要这些了。年轻的时候是很想一直跟在康熙身边的,生怕有别的什么人伺候而入。现在他有儿子代劳,自己就可以腾出手来退一步了。

退一步,海阔天空。

康熙心中所想,胤礽亦能猜出一二。想带他散心是真的,给他建立点人望也是真的,前者可以,后者谢了。作为一个太子,想进就得先退。名声必须好,威望却不能太高。江南士子,经过这几十年的恩威并施,已经驯化得差不多了,自己这个皇太子以一副很贤德的样子出现在他们面前,必须会有好评的,如此好评,他暂时还不能去拿。

现在阶段,弘旦得到的,就可以直接算到他这个当爹的头上来,还不用他自己出面。

现在胤礽需要的是疆臣们对他印象的改良,不过……坑爹的是一路向南从直隶开始直到金陵,一群早就退休或是外放的老臣对自己的印象不太好——回头太晚,人家带着坏印象回家上任去了。

如高士奇啊、李光地啊,这些对康熙的意见会有一些影响的老臣,胤礽年少轻狂的时候,咳咳,估计在某些方面是不能让他们满意的。现在呢,皇太子自己出马,时间有限效果恐怕也有限,不如送一个很乖很乖的皇孙过去。

弘旦就代表着胤礽,这件事情大约是已经不用特别说明众人都知道了的。

让儿子去打个先锋,拉回一点印象分,下次有机会自己再出面就不显得转变的突兀,不致让人猜‘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循序渐进,更容易达到目的。

胤礽的如意算盘打得非常好。这样,他就需要表现出不能出行的样子来。

装病是门技术活,不能装得太重,一个身体不好的皇太子地位可以很受影响的;也不能装得太轻,那样还是会被打包。胤礽一心二用,盘算着如何才能达到目的。

——————————————————————————————————————————

康熙召见完诸子,让众人下去休息,给弘旦也放了假,命其回家:“明日还是要按时过来的,朕明日要考较诸皇子、皇孙的功课,你也要一同来。”

弘旦也老实答应了。

到了东宫,弘晰上课还没回来。

淑嘉正在炕上坐着,弘旦快跑几步,一如既往地撒娇。胤礽慢慢踱了过来,慢慢伸手拎着儿子的后领把他从老婆的怀里拎起来,然后往旁边一放,自己坐了过去,慢悠悠地道:“要稳重啊。”

弘旦:“……嗻。”

淑嘉:“……儿子,过来坐。说说你跟着你玛法都见到什么新鲜事儿啦?”

八卦小电台还没开讲,弘曈过来闹场:“额娘额娘~我哥回来了么?呀!阿玛您也在啊?”

胤礽:“……”拎起肉球,也往旁边一放,“咱们家老五等会儿是不是也要过来了?”

淑嘉忍着笑:“你要见他?也成啊。”

弘旦喜道:“小弟弟会说话了么?”

当然还不会,又一只肉球被拎了过来,弘旦伸手抱了抱他:“好沉,”又觉得小肉球香香软软,抱着手感十分之好,还多拥了两下嗅了一嗅,“玛法心情不是很好,”看一眼胤礽,见他没有阻止的意思,才慢吞吞地道,“为了温宪公主的事情没吃饭,儿子陪着饿了一顿。”

弘曈扑进淑嘉怀里,他哥居然没有抱他,太坏了。胤礽在夸弘曈的坏哥哥:“陪侍御前,当然要与你玛法同甘共苦。你饿着了没有?”

“玛法叫拿小点心给儿子吃,儿子并没有吃,回来劝了皇太后用膳,玛法带着儿子一道儿吃饭的。就这一顿。”

胤礽同学小时候从来没饿过饭,哪怕是在战争期间,康熙伙食减了他的都没减。口上却不能说儿子受委屈了,还要说:“那就好。”

看在弘旦饿饭的份上,弘曈决定心胸宽大一点,顺手捞了桌子上的一盘子秋梨:“给。”

贡梨个头儿又大又圆润,一盘只有四个,重量得有三斤开外,弘曈端得颤颤悠悠的。弘旦把弟弟放到淑嘉手里,哭笑不得地接过了:“谢谢你了。”

弘曈继续看着,弘旦左看右看,他额娘在逗弟弟,他阿玛在看他额娘,无良父母啊。抓起一个来,在弘曈的目光下咬了一口,弘曈满意地收回了目光。淑嘉的肩头一耸一耸的,胤礽咳嗽一声:“你还没洗手。”

“啊呀,水都备好了,光顾着说话倒忘了,”淑嘉招呼人,“巧儿,水呢?给三阿哥洗脸。”

弘旦默默在放下梨,弘曈默默地看他爹。

终于,一切就绪,弘旦又抓起另一只梨子啃了两口,咽下,向他爹汇报工作。

胤礽很满意:“下个月圣驾又要出巡,内定的有你,你要用些心。”

淑嘉道:“又要出去?哦,那也是下个月的事儿了,孩子刚回来,叫他去歇歇罢。弘晰也快回来了,将到晚膳的时候了,不管有什么事儿,用过了膳再说。”

“也罢。”

弘晰回来的时候天还大亮着,却将近宫中晚膳的时间了。见过胤礽,又与弘旦见过面,一齐落座吃饭。

席间并无交谈之声。

吃完饭,胤礽拎着两个儿子去问功课:“明儿你们玛法要考较功课,你们两个随我来。弘曈也过来听一听。”

淑嘉在弘曈也被叫去的时候,被勾起了一件心事:弘曈是康熙三十七年九月出生的,下个月就四周岁,明年就是六虚岁,是到了要读书的年纪了。这个需要跟胤礽提一提,由弘曈又想到了小儿子,这孩子名字还没起呢。虽说还没过周岁,也不用很急,但是康熙与胤礽都没有开口的迹象,也需要跟胤礽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