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哟,那可不太好。”姜鸾随意地抚着点点柔软的细毛,“最好知会你们督帅一声。廷杖是一回事,打死了人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吴太监在旁边哈哈笑着打岔,“四十廷杖是圣人亲自吩咐下来的,不是个小数目。生死么,可不好说。”

“吴用才。”姜鸾盯了他一眼,“圣人还在两仪殿里,你要当面闹出人命来了?”

吴用才习惯性地弯了腰,脸上挂着笑,“汉阳公主在后宫娇养着,向来不管这些朝堂事的,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公主怎么突然管起来了?”

姜鸾漫不经心道,“今儿不是凑巧了么。”

她的目光扫过地上痉挛的御史,又盯住行刑四位禁军,“打的是朝廷命官,你们自己掂量着办差。”

说完,往后退了几步,退入避雨的长廊檐下,继续往两仪殿走。

吴用才假笑哈腰的身影消失在背后雨中。

毫无抑扬起伏的数数声继续响起。

“二十九,三十……”

晋王妃站在长廊尽头亲自等着。

晋王妃如今怀着五个月的身子,小腹处不甚明显地隆起,无论坐立时一双手总是情不自禁搭在腹部。身侧围绕着十来个女官和嬷嬷,都是带进宫的娘家心腹。

姜鸾隔着几步停住脚步,除去风帽,露出稚气未脱的面容,“二嫂身子重,怎么亲自出来了。”

晋王妃见她神色言语平和,并未有怨怼模样,绷紧的神色一松,眼角却又情不自禁泛起泪光,“圣人和二郎在两仪殿里闹成那样,我怎么能安坐。”

她的视线落在姜鸾发白的唇色上,声线里露出愧疚不安,“阿鸾病了一场,瘦了。实在难为你,身子还没好全,就要挂心着二郎这边。嫂嫂给你陪不是。”

说着她吃力地扶着腰,就要俯身行大礼。

姜鸾急忙把人拦住了。

姜鸾抱着点点,她和晋王妃姑嫂两个,一个大病初愈,一个怀着身子,不约而同慢腾腾地往前挪步子,正好把该问的事问个清楚。

“二兄和圣人在殿里闹得凶?”姜鸾问晋王妃,“为了什么事。”

“还能为了什么事。最近还有什么其他的大事。”晋王妃苦涩地道,“上个月那场叛乱祸事里,圣人在城外中箭,龙体受损……为此一直耿耿于怀。今日不知又找了什么由头,叫了二郎进殿去,这么久没出来,我……我怕圣人要发落二郎。”

晋王妃谨慎地避开了最关键的字眼。

当今天子,是在京城的西城门下,被叛军威逼挟持,意图叫开城门时中的箭。

今年开春时,天子率二十万精兵御驾亲征,征讨范阳节度使叛乱。

谁也没想到,御驾竟然在太行山下大败,天子被俘。一国之君,落入叛军手中。

叛军把这张好牌牢牢扣在手里,把皇帝赶上战场叫关,兵不血刃攻占了虎牢关。

虎牢关是京城最重要的防御门户。

门户洞开,叛军长驱直入,包围了京城,故技重施,又威逼天子在城下喊话,意图叫开京城的城门。

当时防守京城的正是天子的兄弟,晋王。

“两仪殿到了。”

晋王妃冒雨停在宽敞的庭院中央,盯着大殿面前陡峭的汉白玉台阶,“我不好进议政殿。阿鸾进殿之后,好好劝慰圣人,叫圣人息怒。”

姜鸾注意到晋王妃隆起的小腹,也叮嘱了一句,“二嫂回去好生歇着。你是有身子的人,莫要忧思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