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 54 章

姜鸾带了大半筐的甜梨回东宫,当然不是屯给自己吃的。

听说圣人今早醒了,东宫的厨房小灶烧柴煮水,架起蒸锅,她亲自动手切梨,吭哧吭哧忙活了半天。

蒸梨,煮梨子水,一切就绪,眼看天色还早,她提着食盒直奔紫宸殿。

紫宸殿属于内殿,向来是圣人的寝殿居所。但顾娘娘最近一直住在紫宸殿,就近看顾着圣人的病症。

姑嫂两个带笑寒暄落座。

“阿鸾来了。”顾娘娘招呼她在寝殿外间的罗汉床坐下,“前两日才来过,好好留在东宫进学便是,你二兄清醒的时候少,不必每日过来请安的。”

姜鸾不隐瞒顾娘娘,指尖转着乌黑的发梢儿,懒洋洋道,“崔翰林那个老顽固都不肯来教了,我跟哪个先生进学?今天无事,我索性便过来看看二兄。”

闲话了几句,姜鸾心里记挂着小侄儿。

“虎儿呢。”她四下里张望,“今天还是没见着,想他了。”

顾娘娘微微一笑,抬手指了指朦胧窗纸隔着一层的隔间,隐隐约约漏出奶娘喂奶的侧影。

“新生的小孩儿一天得喝七八遍奶,虎儿胃口又好。阿鸾来得不巧,虎儿又在喝奶。”

新生儿的难伺候,姜鸾听奶娘说过几嘴。

“难怪总听说小娃娃整天吃了睡,睡了吃。一刻离不得人。”

她劝阻了顾娘娘吩咐把虎儿抱出来的动作,“让虎儿喝奶吧。小娃娃能吃是好事。”

她把食盒送进来,当着顾娘娘的面打开,露出一碗热气腾腾的蒸梨。

“二兄这回伤损了肺,除了御医那边的药补,食疗也可以做起来。我打听来的食疗偏方,梨子性凉平和,多吃些梨可以养肺。”

她又打开食盒上层,露出一路小心护着的大药盅,

“临风殿庭院里有棵上百年的老梨树,结了满枝头的大梨。前天叫人打了几十个下来,我亲自蒸了一碗梨,又煮了碗梨子水,带来给二兄喝。”

顾娘娘接过那碗蒸梨,“阿鸾,劳你费心了。等下圣人用膳的时候,二嫂便把阿鸾的蒸梨喂给他。”

姜鸾不以为然,“几口梨哪需要等膳时,我现在就端给二兄吃。他可爱吃蒸梨了。”

顾娘娘吃了一惊,就要阻止,“等等——”

姜鸾已经端起梨子水,几步蹦进了内寝殿,“二兄!阿鸾来看你啦!”

————

新帝姜鹤望醒了。

他身体上其实没有落下致命的重伤,最主要的病根还是癔症,其次便是伤损的肺。

人坐在龙床上,断断续续地咳嗽不止,但精神上少见的完全清醒过来了。

“阿鸾来了。”姜鹤望露出一个虚弱的微笑,冲姜鸾招手,“过来坐。”

又对门边站着的顾娘娘说,“虎儿呢?把虎儿抱过来,朕想儿子了。”

顾娘娘低声吩咐了几句,不多时,脚步响起,奶娘抱着壮实的大胖小子匆匆过来了,襁褓放在龙床上虚弱的新帝身侧。

这是姜鸾七八天来头次亲见小侄子,稀罕得不行。她坐在龙床沿边,拿指尖轻轻碰触婴儿柔软的脸颊,虎儿咯咯地笑个不停,胖胖的小手挥来挥去,试图抓她的手指。

端庆帝姜鹤望边看边笑,笑着笑着,却又剧烈地咳嗽起来。

御前随侍急忙拿过一个金痰盂,姜鹤望咳了几声,吐出一口带血沫的痰。

姜鸾担忧地望着痰盂里细密的血沫。这是肺部进了水,永久伤损的病症。

“哎呀,只顾和虎儿玩,差点忘了。”她把月牙墩子上搁着的大药盅捧过来,“今儿刚好带了梨子水来。我盯着人从树下打下的甜梨,又亲自动手在灶上煮的,拿来给二兄喝。”

姜鹤望咳着咳着,忍不住地笑,

“你这辈子下过几次厨房?别笨手笨脚的,把灶灰洒进梨子水里头了。”

姜鸾“呸”了声,“我的手脚灵活得很!我自己试过了,甜甜的,今年喝过的最好喝的梨子水了。”

姜鹤望带着笑调侃,“阿鸾亲自下灶煮的梨子水,就算里头洒了灶灰,硬着头皮……咳咳……也得喝。”

正要接过来喝时,顾娘娘疾步走近,抢先接过了姜鸾手里的木柄大汤匙,自己抿了一大口。

姜鹤望抬手接了个空,吃惊又好笑地看着发妻,“都做娘的人了,行事怎么反倒不如从前稳重了。阿鸾那边煮了一大盅,你偏要抢朕手里的。”

顾娘娘微笑着把木汤匙放在托盘里,“正好口渴了,一时没多想。果然好甜的梨子水。”

“是吧。我就说今年的梨子比往年甜。”姜鸾换了个汤匙,喂二兄喝了几口梨子水,又问他,“蒸梨吃不吃?也是我在灶上亲自蒸出来的。”

姜鹤望惊喜道,“还有蒸梨?蒸梨更好。我从小爱吃。”

顾娘娘吩咐身边的大宫女风信去外间,叮嘱她把蒸梨稳妥地拿进来。片刻后,风信双手捧着一碗蒸梨过来龙床前,跪倒奉上。

姜鸾拿长银筷挑起一片蒸梨,自己咬了一小口试了试温度,还是温的。

换了双筷子,夹起一块蒸梨,递给二兄嘴边,“今年结的梨子够甜了,本身味道便是甜滋滋的,我便没放红糖。二兄尝尝。”

姜鹤望连吃了三四块,这才停了。顾娘娘亲自服侍他躺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