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 59 章(二合一章)

“哎,点点。不要这么懒散嘛,动一动。”姜鸾好声好气地哄了几声,怀里的点点完全不理睬她的线团,闭着眼睛,在她怀里哼唧哼唧地蹭。

姜鸾失望地把点点放回身边的小金笼里。

“点点困了,懒得动弹。那玉玉呢。”她把线团从大笼子的栏杆缝隙里扔进去,“玉玉,玩儿线团了。”

五颜六色的大线团滚到了猫儿窝的旁边,卢四郎无精打采地蜷在猫儿窝里,朱红色的软衾被盖住了脸,他一脚把滚到脚边的线团踢去了旁边。

“玉玉也不喜欢。”姜鸾的兴致却突然高了起来,“你也困了吗,玉玉?你的反应真的很像点点哎。就说你们像是一对吧。我们再试试其他的。”

裴显:“……”

东宫居然真的准备了大号的猫笼子,卢四郎居然真的被关进了笼子里当做猫儿养。

他看着眼前的荒谬场面,下午在御前被姜鸾讨走卢四郎的满腔怒火都散了,一时竟不知道是同情多一些,还是可怜多一些。

刚才门外的禁卫的大声通禀早传进了庭院,姜鸾听到脚步声,回头看了一眼,又转头继续逗着笼子里的‘玉玉’,随口唤人抬张胡床来。

胡床送进了庭院,他撩袍坐下,不出声地看着。

线团是不成了,姜鸾又拿了小鱼干去逗点点。点点被香气引到了笼子栏杆边,娇声娇气地叫个不停,讨小鱼干吃。

姜鸾喂点点吃了几条小鱼干,宫人又送上了热气腾腾的饭食,有肉有菜有汤,食物香气迎风飘出了老远。

“玉玉。”姜鸾把盛放食物的黑漆大托盘放在大笼子的栏杆边,好声好气地唤,“吃饭了,玉玉。”

卢四郎把蒙脸的衾被猛地拿下,递过来愠怒的一眼,无视笼子边的诱人饭食,又重新把脸蒙上了,翻了个身,背对着食物托盘。

姜鸾蹲在铁栏杆边看笑了。

“点点刚来临风殿的头天,也是一口饭食不肯吃,拿尾巴对着我的。”

身后传来一声胡床的吱嘎声响,熟悉的稳健脚步声传入耳朵,往门外方向走去了。

裴显看到这里,不做声地起身,就跟不请自来时一样,直接走出了东宫,走时也没打招呼。

姜鸾听脚步声绕过了影壁,回头看了眼空荡荡的庭院,心里反倒纳闷起来。

特意准备了那么多东西,就等着人过来。

她已经准备着迎接排山倒海的尖锐提问,结果他什么也没问。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她喃喃地道。“今天真喝多了吧。”

平日里说话就喜欢暗藏刀锋,几句问话能把回话的人背后冷汗问出来,下午在凉亭里没醉倒那阵子说话尤其的锋锐。晚上醒了酒,人倒成了锯了嘴的哑巴葫芦了。

但什么也没问,好过追问个不停。

至少眼见为实了。人从东宫出去,对于她把卢四郎当狸奴养的说辞,心里信了七成了吧。

姜鸾想到这里,觉得对得起整晚上的折腾了。

她敲敲铁栏杆,对卢四郎说,“裴中书走了,你也累了。外头风大,我让人把笼子抬进偏殿里,把笼子上的锁开了。侧殿夜里不留人,你自己去床上歇吧。在东宫的这阵子,委屈你白天里得待在笼子里。”

“对了。”大笼子抬起时,她又加了句,“你可别想着跑。东宫到处都是值守的禁卫。把你带进东宫费了大力气,你若生了逃跑的心思,东宫就不再保你了。”

等大笼子抬走,姜鸾往庭院东边的含章殿方向走,边走边喊,

“谢澜,出来了。裴中书看完卢四郎已经走了。昨天你讲的那段史极好,今天接着往下说。”

谢澜从含章殿里走出来,依旧还是白天秋日宴的那身绯丽锦袍,站在廊下。

他生性不喜欢宴席间的觥筹寒暄,东宫马车接卢四郎回京时,他索性告了退,自己的马车跟在东宫的车驾后面,一同提前回了京,从下午时便在东宫候着。

东宫之主还没等到,先被他等到了一个大黑布口袋,还有黑布口袋里装回来的卢四郎。

谢澜:“……”

把他调去东宫的事,姜鸾没跟他提起,但他从顶头上司姚侍郎的眼神和语气里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寻常的动向,隐约猜测出几分。

卢四郎的遭遇如何,对他毫无触动。他和卢四郎性情不投,从前也只是点头之交。

京城平静的表面下从来都暗藏礁石。每年总有几家犯了事的勋贵高门。

家族倒了,覆巢之下无完卵,遭遇更惨的他也见过。最近这段日子的白天里他大都跟随东宫储君,姜鸾的性子他看在眼里,多少看出几分。

说她狡黠也好,顽劣也好,总归不是暴虐的性子。卢四郎在她手里,差不到哪里去。

“臣遵命。”谢澜从含章殿里出来,手里拿着讲史用的左氏春秋,翻找着昨日讲解的章节,边询问边迎出了庭院,

“殿下想在含章殿里听史,还是想在庭院里听——”

话还没说完,看到门边的景象,他的脚步停住了。

“外头起夜风了,有点冷,进去含章殿讲吧。”

姜鸾往殿门那边走近,见谢澜突然驻足不动,诧异地催促,“怎么了?天都黑了。磨蹭什么呢。再晚本宫可要听睡着了。”

谢澜不应答。

他缓缓收起史书,往门口方向行礼,“下官见过裴中书。”

姜鸾:???

她侧身回头往门边看。

裴显不知何时去而复返,站在巨大的腾龙祥云大影壁边,从他的角度往庭院看,庭院里的景象一览无遗。

“腰上系着的金鱼袋落院子里了,回来找找。”他淡淡地道,“没想到入夜了,宫门早已下钥,在东宫还能看到意料之外的人。中书省人才辈出,东宫有容乃大。是不是,谢舍人?”

谢澜不答。

保持着长揖行礼的姿势,在萧瑟秋风里站成了闭口不言的冰雕。

“行了,谢舍人,起身吧。一直弓着腰你不累?”姜鸾虚虚托了一把,免了他的礼,又走回庭院里,吩咐夜里值守的宫人点起火把,四处里找寻裴中书落下的金鱼袋。

裴显之前过来,在庭院里耽搁得并不久,装着鱼符的金鱼袋很快在胡床下面找到了。

姜鸾接过金鱼袋,交给裴显,看他重新系回腰间。

修长手指系带子的动作不疾不徐,鱼符于官员是多重要的东西,他实在不像是会随随便便掉了鱼符的人,姜鸾不客气地直问他,

“故意落下来的?找个借口杀个回马枪?”

裴显不答。

视线扫过含章殿前的谢澜,“谢舍人,出来吧。裴某有事找你商议。”

“是。”

谢澜一日还在中书省,裴显就一日是他的顶头上司。他当然会听命出门。

姜鸾跟着他们一起出来。

“别为难谢舍人。”姜鸾站在东宫门口,开口解释了几句,

“崔先生不肯来教,含章殿没了先生,临时找他顶一顶,学点经史学问。上次谢舍人教射术已经被裴中书几句话奚落走了,如今改教经史,他是正经从太学里学出来的,我觉得他的学识纵然比不上崔先生,教我绰绰有余,你可别再把人奚落走。”

裴显淡定回答,“殿下言重了。含章殿眼下确实还没寻到合适的先生,殿下看中的经史人才,就继续教授着吧。臣唯一的疑问,是不知道殿下能坚持学多久。”

他的视线落在她藏在厚实衣袖里的纤细手腕处,转了一圈,转开了。

“上次臣在校场教授射术,教授给殿下的学问,殿下认真学了吗?叫殿下加练腕力,加重的铁护腕如今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