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第99章

“辛苦各位。回去各自把人手挑选挑选,名单呈上来。现在我们有了粮草车队,又有了人,准备动作预备得差不多了。下面只看朝廷一纸撤兵令送去前线,到底能撤回来多少兵,再见机行事。都散了吧。”

所有人齐声应道,“是。”

姜鸾挂念着二兄的事,没什么心思说笑,正事说完了就要起身。卢四郎却大礼伏地,深深地拜倒下去。

姜鸾瞄了他一眼,“起来吧。别怕阿滢,她如果真敢在东宫门外带人堵你,你跑回来告诉我,我罚她。”

但卢四郎要说的不是这件事。

“草民希望随队伍押送粮草。”

卢四郎道,“草民在东宫半年,无所建树。与其整日无所事事,倒不如跟着队伍送粮去前线沙场。草民幼时学习六艺,射术,骑术,不敢说精通,自认可以上阵杀敌。但如今的身份敏感,公然从军只怕让殿下在朝中为难,这次押送粮草倒是适合草民,只愿一路随行,能够为东宫出一份力便好。”

姜鸾瞧着他拜下的身影,也明白他心里想什么。

还不到二十岁的年轻郎君,整日里在东宫里无事可做,一日三餐地混日子,他心里不好受。

“那你就跟去吧。和淳于说一声,把你名字添在名册上。”姜鸾叮嘱他,“不过此行艰险,翻过大山大川,跋涉千里,你可想好了。”

卢四郎深深地俯身,再次行礼,“早已想好了。谢殿下恩准。”

等所有人都离去了,丁翦还没来,按照涉案回避的章程,她暂时留在东宫。

姜鸾坐在室内,打开书案上的一个长匣子。

那是边关六百里急报的信使送来的。

自从大军去了边境,六百里急报的信使再不是驿站的驿卒了,都是军里的将士。前两天送来急报的信使,是玄铁骑中军大帐里的亲兵。

两只一模一样的长木匣,一只送进了紫宸殿,另一只送进了东宫。

姜鸾打开匣盖。沾染了边关风霜冷雪的长木匣里,放了一卷文书,几支来自边境的野草野花,角落里还有十几颗小小的鹅卵石。

她随手掂起一颗小石子,借着映进来的阳光看着。

显然是精心挑拣过的,在不知何处的绿洲水泊里磨平了棱角,在阳光下呈现半透明的琥珀色,映出好看的不规则纹路。

除了琥珀色的小石子,还有朱红色的石子,鹅黄色的石子,五颜六色的放置在木匣子里。

“送他一条五彩丝绦的金珠手串,他回了一堆石头。”

姜鸾低声地抱怨,却还是一颗颗地掂起来细看,把不知何处捡拾而来的石子一颗颗仔细地摸过了,放去窗外养鱼的大鱼缸里,五颜六色地铺了一层。

又打开匣子里的文书。

文书送来的当晚已经看过了。或许是顾忌着路上可能遇袭,木匣子或许会落入他人手中,书卷里连姓名题字都没有,只简单写了六个字,

“一切安好,勿念。”

不知在什么时候写下的手书,一手极为潦草的狂草字,仔细分辨才勉强能看清楚。

展开文书时,迎面一股浅淡的酒气。

她几乎可以看到夜晚天气酷寒的砂石荒漠里,他在帐子里一边喝酒一边写字,香气浓郁的烈酒不慎滴落了几滴在文书上的场面。

姜鸾拿过一卷空白书卷。蘸足了笔墨,开始写回信。

提笔写下头一句,“野花野草石头都已收到。野花野草装点室内,五彩石子放于鱼缸底。”

想了想,又写下第二句,“我亦安好。想你了。”

顾忌着回程路上不安稳,同样是连姓名题字都没有。

正要把书卷收起来,忽然想起了即将押送粮草去边境的卢四郎,似乎不怎么受裴显待见,在最前头又提笔加了一句,

“不许为难卢四。”

——————

端庆帝这次的癔症发作,实打实地来势汹汹,御医们束手无策。平日里好用的艾草灸穴,眼下也不管用了,所有人只能往端庆帝紧闭的嘴里灌进汤药,等待圣人自行醒来。

虎儿只有一岁,谁也没办法从他的嘴里打探到当日的情形。但山坡下摆放的满满一盆清水,每个勘察现场的人都看得清楚。

肯定有人刻意谋害。

宫中意图谋害圣人,耸人听闻的诛九族大罪,没有人敢怠慢。

当日在场不在场的人都被询问了口供,在场赴宴的大批宗室皇亲,和圣人吵嘴的顾娘娘,听从圣命没有跟随的徐公公,薛夺,甚至半路离席的姜鸾都被询问了口供。

丁翦那边实在太忙,直到第二天才赶来东宫,当面录下了皇太女的口供,他自己作为证人,也在供状上画了押,收起了卷宗,堆在一大堆的卷宗纸堆里。

“有劳殿下,殿下的嫌疑已经洗清了,臣可以作人证。”

丁翦看起来比战场上打了三天三夜还要疲倦,眉心横过的刀疤突突跳动,“殿下要去紫宸殿探望圣人病情的话,臣愿陪同护卫。”

姜鸾起身就走。

去紫宸殿的路上边走边说话,她惦记着昨天当值、挨了圣人一顿骂、后来又被抓入大牢的倒霉薛夺。

“薛夺人在哪儿?在御花园里看到他被上了镣带走了?”

丁翦不瞒她。

“人在昭狱。薛二将军是负责护卫圣人的禁军中郎将,必须得走一趟大狱。不过昨日圣人斥退他,喝令他不必跟随,所有人都瞧见了,应该不至于牵连到他的性命。现在人蹲在昭狱里好吃好喝地供着,偶尔提审一次,他答话也谨慎,殿下不必担心。”

姜鸾点点头。

丁翦却提起了另一个人。

“徐在安徐公公……”他欲言又止。

徐公公当天被带走,姜鸾也看见的。相比于护卫圣人御驾的薛夺,她原以为徐公公的罪责轻得多。“徐公公怎么了?在狱里病了?”

丁翦摇头不语。

正好走到一段狭长的宫道,他看看前后都是东宫禁卫,下定了决心似的,走近姜鸾身侧,附耳低声道了句,

“徐在安公公嘴里问出了一件大事。殿下预备着,心里做个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