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章 这是对科学最大的误解

“所以说,这是对科学最大的误解。”

王鹏:“……?”

陆舟:“去金陵高等研究院吧。”

王鹏看了眼车内镜问道。

“三点钟的会议不要紧吗?”

“一会儿我会给学——陈玉珊打个电话,”陆舟想了想说道,“她去也是一样的。”

……

由于量子通信系统与信道的相互作用,会引起系统中纯态的相干性衰减,从而使各叠加成分的内部相位差的随机性增加,导致量子信息传输失败。

比较友善的解决方法就是,向传统通讯手段那样,隔一段距离增加一个中继器,将衰减的信号放大继续发送。

然而这种方法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对于量子通讯手段来说,却难如登天。因为量子通讯主要基于的是单光子自旋态的量子效应来完成的,而放大光学器件会破坏量子位元。

目前中继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信中继,还有一种是量子中继。

前者类似于密钥接力,让密钥在可以信任的工作站之间传递。相对后者而言,技术难度稍微低一点,但问题就在于一旦中继站被敌对势力控制,就存在窃听的可能。

换句话说,采用这条技术路线的话,无条件安全就是建立在“工作站可信”的前提上的。

而后者,则是基于量子纠缠分发技术,在相邻站点之间建立共享纠缠对,以量子存储技术将纠缠对储存,并应用纠缠转换操作在邻近站点之间实现共享纠缠。

在安全性上,后者自然是无与伦比,但代价就是技术难度相当大,大到了没朋友的那种,07年前后学术界一度放弃。

客观的来讲,如果只是国土内的通讯的话,比如作为军工专线,采用可信中继便完全足够。就像“京沪干线”和墨子号那样,在人民军队的保护下,不可能存在说工作站被“占领”的状况。

然而当通讯范围扩大到全球范围,境外站点的安全性无法得到百分之百的可信保证,可信中继的安全性就有待商榷了。

在信息全球化的当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互联网这个大集体,李局长期望的显然也不是那种只能关上门自己玩的技术。

因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解决掉量子中继器的瓶颈了。

来到了金陵高等研究院,陆舟和陈玉珊打了个电话,将下午的会议委托给了她去处理,并且编辑了一封邮件,将会议大纲发到了她的邮箱中。

会议主要讨论的便是月面质量加速器项目的工作安排,在他已经事先将工作安排好了的情况下,不一定非得他亲自出面才行。

相比之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来到了地下研究所,陆舟走到了前段时间研究碳基量子处理器芯片的那间实验室里,看着封装在透明容器内的碳基集成电路板,自言自语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