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生生地,劈出了一道缝隙。

白色的小球被带上了猛烈的旋转,呼啸着朝着伊莱·波顿的球台飞去。

弧线很明显的,有一点高。

上得了台吗,是会直接出台,还是落台?

明明心里清楚伸长脖子也看不清什么东西,但这一刻,无论是观众席,还是直播间前的球迷们,都不由自主地伸长了脖子,想要把这一球的弧线轨迹看得更加清楚一些。

上台了!

白色的小球压在了伊莱·波顿右手半台侧边的白线内部,弹了一下,紧接着就朝外拐去。

苏元不仅冒险地在那样完美的球的上升期就直接上手反手拧,甚至大胆地,可以说是疯狂的,不计较结果是否能成功的,做了一个变线的动作。

原本应该落在伊莱·波顿左手半台的球,在苏元的变线下,强行朝着他的右手半台落去。

目的就是为了打到对手的非惯用手半台上,冷不丁打一个时间差,让对手在调整过程中错过最佳的接球时机,从而出现失误,直接得分最好,就算能勉强打回来,也能更有机会得分。

如果对手是右手惯用手,作为左手惯用手的苏元,其实是不用做这多余的一步的。

但是世界第三的伊莱·波顿先生,和苏元一样,同样都是左手持拍的运动员。

那苏元只好更加冒险一点。

但这球还是上台了不是吗?

上台了,成功了,那可不能叫冒险了,那叫——

意料之中,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