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陈潇:有时候,她都为他着急……

待贾珩离了栊翠庵,先行前往书房,此刻正好对上陈潇那张似笑非笑的脸蛋儿,讥诮说道:“又安抚了一处?”

有时候,她都为他着急。

这回来以后,一地一地的,都要跑一遍,最后还有宫里的那位,也得出来一趟,不然,冒险给他生了两个孩子,却一直守活寡,人家只怕也不乐意。

如果不凑在一起,还真是不好安置。

贾珩道:“也没有法子,等会儿过去稻香村看看。”

说着,目光微顿,凝眸看向陈潇,柔声道:“潇潇,你这会儿在看什么呢?”

陈潇柳眉之下,明眸目光盈盈如水,柔声道:“帮你搜集的一些依附魏王陈然的京营将校资料。”

贾珩面色就有些诧异莫名,拿过簿册,看向其上文字。

都是记载着,在他不在京城的时候,京营的一些团营都督官衔的将校,与魏王陈然是如何交好。

陈潇目光闪烁一丝寒光,柔声道:“将这些人都调至辽东战场?”

贾珩轻笑了下,道:“到了二品之列,不可能没有人情往来,不能以此判断,否则,我与魏王还过从甚密,难道我也是魏王一党?”

到了一定级别,关系网都不是单线的,而是多维度的网络。

贾珩道:“这些将校都有家有口,不比中阶将校,可凭一股血勇之气,只要他们关键时候保持中立就好,不过还是派人留意着。”

陈潇点了点头。

贾珩温声道:“怀疑这些也没有用,只会将自己的敌人搞的多多的,真正决胜的只有一小撮。”

政治斗争阶段,切忌风声鹤唳,可能将一些墙头草推到对立面。

慈禧曾经总结过,真正政变成功的缘由,其实也就是一个字“快”,快到各方都来不及反应。

而且真正决定胜负的也就是一小撮,考虑的越多,反而掣肘越大。

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发动的政变,以及其他的相关宫廷政变,无不是以地位卑微的中下阶军官发动。

贾珩点了点头,低声道:“等会儿,随我去一趟长公主府上。”

陈潇柔声道:“姑姑那边儿也等急了,对了,最近,魏王舅舅已经接管了内务府。”

贾珩也不多言,而后随着陈潇,出了宁国府,向着外间而去。

这会儿他的确也有些想晋阳了,还有元春。

晋阳长公主府——

后宅,阁楼二层

正是阳春三月,杨柳在河畔随风招摇,见着一丝青葱绿意,可见蓊蓊郁郁。

姿容端丽的丽人坐在太师椅上,丽人一袭刺绣着朱雀图案的朱红衣裙,葱郁青丝秀发上,金钗步摇梳就的云髻,端庄秀丽,此刻盈盈端坐在一张罗汉床上,怀里抱着一个白白净净的幼童。

“妈妈,爹爹怎么还不回来?”那幼童声音萌软和酥糯,带着几许娇俏之意。

丽人点了点头,说道:“爹爹去打仗了啊。”

“怜雪姐姐说,爹爹回来了。”幼童低声说道。

这会儿,从楼梯处传来一阵“嘎吱嘎吱”的声响,怜雪此刻快步从廊檐上走过来。

怜雪面上带着一抹喜色,说道:“殿下,卫国公过来了。”

晋阳长公主闻听此言,芳心同样一喜,柔声道:“节儿,你爹爹来了呢。”

“爹爹来了。”贾节轻轻唤了一声,声音糯软和聪明。

不大一会儿,就见贾珩与陈潇,绕过一架竹木山石的屏风,快步进入阁楼之中。

晋阳长公主打量着那蟒服少年,柔声道:“过来了?”

贾珩点了点头,道:“晋阳,就是过来看看你和节儿。”

“爹爹~”晋阳长公主怀中的幼童,轻轻唤了一声,伸出两只胖乎乎的绵软小手。

贾珩点了点头,柔声道:“节儿,快过来,让爹爹抱抱。”

说话间,近得前来,抱起那萌软而可爱的幼童,笑道:“想爹爹了没有?”

而幼童在贾珩的一侧脸上“啪叽”亲了一下,伸出两只白嫩而胖乎乎的小手,去揪着贾珩鬓角的头发。

贾珩道:“这孩子,也不怕爹爹疼。”

贾节糯声道:“爹爹,我想骑大马。”

贾珩诧异地看向晋阳长公主,温声说道:“他要骑什么马?”

晋阳长公主凝眸看向父子两个在一起逗弄着,眉眼弯弯如月牙儿,芳心也满是甜蜜不胜,轻笑了下,说道:“还不是怜雪,先前宠着这孩子。”

贾珩闻言,皱了皱眉,道:“这孩子,从小不能这般娇惯,不然将来养成骄横跋扈的样子,可还了得。”

晋阳长公主柔声道:“他还小,将来好好管着就好了。”

贾珩道:“得从小培养,否则,将来成了纨绔子弟,将来也是问题,等大一些的时候,送到军中,好好磨炼,我亲自教导。”

这会儿,节儿似乎觉察到自家爹爹正在说着自己,忽而哭了起来,伸着胖乎乎的小手,说道:“妈妈~我要妈妈~”

晋阳长公主美眸流波,语气见着一抹嗔怪,说道:“你呀,好不容易回来一趟,现在就凶着孩子。”

贾珩剑眉之下,目光闪烁来回,凝眸看向晋阳长公主,道:“你这个当娘的,也不能太溺爱了。”

晋阳长公主娇嗔道:“你小时候,真是比他还调皮捣蛋呢。”

贾珩:“……”

晋阳在他小时候,还真抱过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