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这大清真是要完了。

其实,粮仓被焚这么大的一件事儿,城中女真的八旗勋贵都已经知晓了这个消息,都来到宫门口,吵着嚷着要见摄政王。

而城中的汉官、汉将则是同样在心头惶惧不已。

因为就在最近,盛京城中流传着一道谣言,就是摄政王开始派人提防城中的汉人,担心他们投诚,或者给汉军打开城门。

这也在随后的一系列事情中都得到证实,比如在城门的守将上,原来汉军旗的一些将校都被女真人或者蒙古人替换了。

此刻,显德殿——

随着时间流逝,满清王公大臣以及一些汉臣,都列站在殿中,面色肃然,看向那落座在条案以后的摄政王多尔衮。

显然,已经完全得知了城中三座仓库被烧了两处的消息。

多尔衮面容肃然,抑制心头的悲伤情绪,面色微顿,道:“诸位,想必也听消息了,如今还有一个月就到冬月,城中粮秣仓库被奸细焚烧一空,剩下的一些米粮,如何顶到那一天。”

下方的一众王公大臣面上多是现出忧色。

多尔衮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如今国事艰难,当共克时艰,现在本王知晓诸位家中还有不少粮秣,都取将出来,凑在一起,交由户部统一调配,还有城中富户,也当拿出一半的粮秣,待打退汉军之后,再加倍奉还。”

事情正在朝着贾珩预演的方向而行,多尔衮为了度过粮食危机,开始搜刮城中八旗贵族和富户的粮食。

下方的一众满汉文武皆是神情默然,并无回应,心头已经生出一股绝望的情绪来。

这大清真是要完了。

可以说山穷水尽,穷途末路,大清要灭亡了。

多尔衮见下方无人应着,道:“既然诸卿皆无反对,那就依此行事。”

多尔衮说着,剑眉之下,凝眸看向祜塞道:“你稍后领人在城中搜集米粮,此外城外的几处米商,搜集粮秣。”

祜塞闻言,拱手应了一声。

多尔衮面色阴沉如铁,语气之中满是恨恨之意,沉声说道:“让人务必揪出城中奸细,本王要将他碎尸万断!”

此刻,就在一众汉臣官员之列,身穿武官袍服的孙绍祖,嘴角抽了抽,旋即神色如常。

而此刻,随着盛京城中三座粮仓被烧毁的消息扩散开来,整个盛京城都是笼罩在一种难以言说的绝望氛围当中。

而城中的米价再次暴涨,终于这一次,陷入了顶峰。

不过,多尔衮紧急派着兵马,开始在城中筹措军粮。

……

……

盛京城外——

贾珩拿着一根单筒望远镜,凝眸看向那天穹上通天而起的火光和滚滚浓烟,转头看向一旁的陈潇,叙说道:“潇潇,城中这冒起的滚滚浓烟,应该就是城中的粮仓。”

陈潇点了点螓首,柔声道:“应该是。”

贾珩朗声说道:“就是不知道烧了多少,不过,不管如何,盛京城人心惶惶,人心既去,这城池也就难守了。”

陈潇点了点头,面上若有所思。

贾珩道:“先回中军大营,商议攻城事宜。”

其实,米粮短缺的问题不会一下子暴露出来,但却无疑最为打击士气。

比如,曹操率兵偷袭乌巢,烧掉袁绍囤积乌巢的粮草,袁绍大军就瞬间崩溃,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军心动摇,士气崩溃。

中军大帐——

贾珩坐在一张漆木条案之后,已经吩咐着兵卒通知着京营和江南水师的一众军将,不大一会儿,可见屋内黑压压的一片。

北静王水溶、康鸿、韦彻一众军将面上皆涌起喜色。

而不大一会儿,魏王也与楚王两人掀开军帐,面上同样见着喜色,朗声说道:“子钰,城中冒着一团团滚滚硝烟,听说城中的粮仓着了。”

先前,贾珩当着魏楚两藩的面,给陈潇安排了计策,如今终于见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贾珩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如今,城中粮秣被焚烧一空,城中正是人心惶惶之时,这几天,诸部大军当在完成合围之后,加紧攻城,一鼓作气,拿下城池。”

下方众将闻言,都开始拱手应是。

待众将散去,贾珩凝眸看向魏王和楚王,说道:“两位殿下,粮秣和军械这两项准备的如何?”

魏王陈然道:“子钰,粮秣并无短缺,先前改行水路,粮秣运输效率大为提升,已经较先前好上许多。”

贾珩转而又看向楚王,道:“楚王殿下,最近军械准备的如何?”

楚王陈钦面色带笑,说道:“子钰放心,军械已经准备周全,红夷火铳的铳弹供应充足,绝不会让大军短了铳弹。”

贾珩斜飞入鬓的剑眉之下,清眸目光咄咄而闪,朗声道:“今日,京营诸军养精蓄锐,明日趁热打铁,一同攻城做准备。”

在场京营众将校闻听此言,在这一刻,都是纷纷拱手应是,然后昂首大步离了军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