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氏分宗(四)

大明望族 雁九 3810 字 10个月前

沈渊、沈瑞几个都下了马车,沈瑞亲自扶了九房太爷下车。

九房太爷原本觉得羞恼,眼下也带了几分得意,称赞沈瑞道:“好孩子,礼数周全。”

沈理在旁,恍若未闻。

九房太爷自觉没趣,摆摆手道:“不虚留你们了,你们去忙吧。”

等马车再次前行,沈渊对沈理道:“你这房才是九房嫡支,要不要借着分宗的机会正过来?”

分宗以后,宗房是“大宗”,各房头是“小宗”,各有嫡庶传承。

沈理忙摆手道:“不要不要,我可不要自讨苦吃,还是安安静静做个寻常族人就是。”

如今乡下宗族势力庞大,可制约的也只是本土的这些族人,对于出仕的族人却是心有余力不足。

当年九房旁支坐视九房太爷欺凌孤寡,不曾想着援手,就种下了因果。

沈理从小见识了族中冷暖,并不以血脉为重,其他房头的族人还偶有往来,九房这边嫡支也好,旁支庶出也好,除了一两个顺眼的族兄弟看顾一二,其他都是无视到底。

要是正了嫡支,只九房太爷这一大家子就是沈理的事,沈理才不耐心管。

一路无话,其他房头的当家人回去,沈氏家族即将“分宗”的消息,立时传遍了松江。

沈、贺两家的官司昨天才告一段落,各家虎视眈眈的盯着沈家,就等着沈家发难贺家后,跟在后边分一勺羹,没想到沈家白受了这一场冤枉,子弟伤亡了几个,不思报复,却是要先“分宗”,立时让大家跟着迷糊起来,不明白沈家的用意。

只有陆老爷,因为知晓的多些,知道沈家是未雨绸缪。两姓的小官司算什么,真要是藩王不稳,有长江水利,祸害的就是江南一地。

不管是朝廷迁怒,还是藩王暗中报复,合在一起的沈氏一族目标明显,分开说不得就各留一条生路。

次日,松江各大士绅接到了沈家的帖子,请他们后日到沈家见证沈氏“分宗”之事。差不多同一时刻,沈理带着沈瑞进了知府衙门钦差行在。

王守仁昨天收了沈理拜帖,也听说了沈氏一族要分宗之事,极为赞同:“万事都要守规矩,才可方可圆,这一步走的好。”

沈理摇头道:“并不是我的主意,是沈瑛提出的。”

“沈参议吗?到底是从通政司里历练出来的,万事想在头里。”因为沈瑞的关系,王守仁对沈瑛也颇留心,这次在松江还没有机会见,之前在京城时却是打过照面的。

“分产分户,少不得要请官府这边去立契,你要不要也去凑个热闹,做个见证?”沈理问道。

实在是王守仁与沈瑞的师生关系一查便知晓,加上如今官司暂时了结,没有避讳的,沈理才这样邀请。

王守仁自然给这个面子,点头道:“我会与张公公过去凑个热闹,董知府那边,你也递个帖子吧,想来不会拒绝此事。”

董齐河运气好,现在在御前署名,成了松江代知府。这种情况下,朝廷不会另外派人过来,要是不出差子,等到钦差回京,将松江案子了结,董齐河这个知府就该转正了。

沈家子弟出仕者多,董齐河既在松江为主官,肯定乐意与沈家结一份香火情。

所谓分宗,跟分家相差不大,也是各房头自立门户,自然是需要请见证人,可以是姻亲,也可以是地方耆老,沈珺所说的尊者,却是说与沈家相熟的官员。

寻常小门小户,分家分产找不到官府中人;略微好些的富户,有了门路也不敢真的将家产敞开,叫人知晓。

沈家分的是九房共有的祖产,都是庄子、铺面这些,并没有浮财,分好后少不得到官府立红契,一打听就知晓都有什么。因此,并没有什么可瞒人的,也不怕别人窥视。

沈珺要请官府人来,各房头都没有异议。

“人要脸、树要皮”,九个房头中,有长房、二房这样世代为宦的,也有四房、五房这样子孙争气日子蒸蒸日上,可也有三房、九房这样没落的,七房、八房这样精穷的;就是六房,在倭寇岸时损失元气,也要缓上几年。

对于即将分配的族产,即便只有一半,可对于差钱的几个房头来说,也充满期待。

宗房行事,已经失去大家的信任,如今盼着有外人在,分配的透明些,以免有隐匿之事。

归根结底,内四房是一脉相传,现在能内部翻脸,可遇到事情也要放着他们一致对外。

这族中小会开完,就到了午饭时间,沈珺叫人预备了席面,诚恳挽留众人用饭,可是谁有心情吃饭,陆续离开。

沈珺叫人扶着,送到大门口,面上带了自嘲。

不管沈海是真病,还是假病,既是对外“告病”,众人已经登门,总要客气地提一句“探望”之类的话,可偏偏一个也没有。

众叛亲离,不外如是。

沈珺回头看了下祠堂方向,宗房不在族长任上后,这家族祠堂也不好设在宗房老宅,幸好在族学隔壁有地方,可以充做家祠,倒是并不太费事。

如今宗房能做的,就是将“分宗”之事处理好,不要再落下口舌。

“回吧!”沈珺示意扶他的小厮回转。

没到院子门口,沈珺就见贺氏匆匆而来。

“珺哥儿,我怎么听说要分宗,怎么回事?‘独木不成林’,这家族只有聚在一块齐心合力的,哪里有分的道理?”贺氏急切道。

沈珺苦笑道:“太太只记得‘独木不成林’,忘了‘树大招风’的道理?贺家官司未了结,已呈败相,沈家再招摇就是作死了!”

贺氏脸上神色变了又变,贺家是她的娘家,是她的底气与根基;可沈家有她的丈夫儿孙,要是真的两者相争,她自是乐得看沈家获胜。

可是沈家,真的不能“一枝独秀”吗?分了宗的沈家,还是沈家吗?

贺氏想起族中共产的族田与铺子,还有宗妇的风光,不由有些心疼:“账面上都整理好了?咱们宗房打理祖产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别最后闹出岔子来让咱们添补。”

那些族产每年出息,除了用于每年几次大祭与族学供应之外,还要赈济族人,以示抚恤。

收入也好,支出也罢,都有账册。除去每年花销的,剩下的要有粮谷入仓,还要置业。

因为族产一直是宗房打理,失了监管,这些年是有不少出息,可是账面上并不显。

沈珺早年觉得坦然,一笔账目也记的极为漂亮,并不觉得隐匿出息给宗房添置私产有什么不对头,今日提了分宗,七房沈琴忧心忡忡、担心旁支族人日后贴补之事,给沈珺一个响亮的耳光。

同样是沈氏子孙,宗房因为守着祖产的便利,资财日益丰厚;而那些旁支,却是温饱都艰难,要依靠族中贴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