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式的教导。”席勒评价道。
“因为这样我就不必和我的孩子互相伤害,一方控制,一方反抗,我只愿意对罪犯这么做。”
“你知道弗洛伊德吗?”席勒开口问,但他并没有指望对面的马特回答,而是自顾自的解释道:“他曾在认知学说的舞台上大展所长,而他有一个很有趣的理论,那就是‘恋母仿父,恋父仿母’。”
“尽管我个人觉得,他将性冲动在认知理论当中看得太重,但我仍然认同他理论的一部分,包括他对于人类童年时期依恋心理形成的那部分理论。”
“在成年以后,人们会通过自己理智的认知去模仿他人,目的是与他们更好的沟通或融入群体。”
“但在童年时期,我们无力选择自己的社交对象,不论你想不想,人类幼崽都需要通过父母抚育长大。”
“与父母的关系是这个世界上最难解的命题,但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它,而这个时候,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当你开始依赖其中一方,你却并不会模仿他的行事方式,而是选择模仿另一方。”
“因为家庭本身是某种互相占有的表现,父亲占有母亲,母亲也占有父亲,而当新生的孩子想要加入这种关系时,他们越是爱谁。便越想占有谁,但他们不懂得如何占有,便学习已经占有的那一方的行为模式。”
“然后我们便可以反过来看,依恋母亲并对她产生占有欲,便可使孩子的行为模式更贴近于父亲,而若占有的对象是父亲,行为模式就更贴近于母亲。”
马特端着酒杯的手停顿了一下,而席勒的声音适时的响起:“刚刚出现在你脑子里的,应该是你的父亲,对吗?”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的教育方式更温和,更贴近于母亲,是因为我是被我父亲抚育长大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如此。”
“所以,你想要对我解释,席勒的教育方式更偏向于严父,是因为他更依恋母亲?”
席勒垂下眼帘,尽管他知道马特不能够直接看到他的表情,但他依旧在尽职尽责的通过面部肌肉的细微变化展现自己的心情,他说:“是的,但我还要解释另一点,那便是嫉妒。”
“嫉妒?”
“占有母亲,便会嫉妒父亲,占有父亲,便会嫉妒母亲。”
“简直荒唐。”马特评价道,但他还是理智的解释了一句:“有时候精神病学家和哲学家的结论会让我觉得人类真是没救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席勒罕见的没有反驳,而是接着说:“我只是在重复某些已有的理论,并不代表我赞同他,这只是一种看问题的观点。”
“我现在更想知道,席勒把那些孩子们丢进一个危险的宇宙当中,到底要怎么保证他们的安全?”
“我正在与你讨论这件事。”
席勒把身体向后仰,靠在沙发的椅背上,把放在身前的手挪到了身侧,接着说:“广泛的来说,嫉妒来源于占有欲,而占有欲来源于贪婪。”
“贪婪是一种人性的特质,几乎无可避免。”席勒先说了一个结论,然后又说:“在儿童的依恋期结束后,便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来看,若对于父母的占有欲没有被满足,除了会加深嫉妒,也会产生不安全感乃至报复心理,最终形成叛逆期的诱因。”
“那如果被满足了呢?”马特问。
席勒把身体前倾,拿起空酒杯在手里端详,并用一种略显复杂的语调说:“被满足便会产生足够多的安全感,让人格更趋于稳定……但其实还有一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