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灶班子(1/2)

一边给他们分粮食。”苏午又道。</p>

李岳山听得此言,</p>

心中咂摸了一阵,</p>

看了看苏午,又点点头:“这样倒是最好,就按你说的办”</p>

穷山恶水,</p>

百姓们都挣扎在温饱线以下,</p>

为了一口吃的,所谓道德廉耻,所谓重信重诺却是都顾不得的。</p>

若是提前给百姓们分了米,</p>

届时他们未必愿意投哪怕十分之一到米箱里。</p>

但若是当场一边分米,</p>

一边开庙装脏,请他们往米箱里投入米粮,</p>

多数村民见可以因此多得不少米粮,还能得赠一大块满是盐巴的腌肉当下食盐可不容易获得,大概都会愿意多往米箱里投一些米粮。</p>

苏午的考虑周全,</p>

顾念了仁义的同时,亦考虑到了施予恩惠的限度,</p>

不多不少,不近不远,</p>

让李岳山颇为满意。</p>

越发觉得苏午将来就是能承继自己这个灶班子的最佳人选。</p>

他心里转动着念头,</p>

伸手从排子车上拿下一</p>

条腌猪肉,嘴里道:“咱们给了当地百姓那么多恩惠,吃他们一条猪肉,想来他们也怪罪不得。</p>

今晚师父就给你们烧一锅猪肉炖菜吃吃。</p>

阿午,你去看看玉兰他们忙活好没有</p>

忙好了就把他们都叫过来,</p>

师父得正式给他们排个顺序,立个长幼出来,这样以后才不会乱套嘛。”</p>

“好。”</p>

苏午转去了竹林后,</p>

新修的庙子里,招娣把破床褥拿到附近的溪边清洗去了,</p>

崔玉兰正在庙里铺着新被窝,</p>

狗剩与哑女站在墙角,等着这位姐姐把床褥收拾好。</p>

把师父的话给他们带到,</p>

狗剩自告奋勇去把招娣叫回来,</p>

苏午领着崔玉兰、哑女又回到了竹林前的空地,</p>

各自在条凳上做好。</p>

不一会儿,</p>

招娣就抱着洗好的床褥,和狗剩也转回空地上。</p>

阴喜脉灶班子全员聚集在此。</p>

开大会以前,李岳山照例点了一袋烟,在嘴边吧嗒吧嗒地嘬着,不时咳嗽几声,</p>

他目光打量着当下自己这一班弟子,</p>

眼睛里是几乎都要溢出来的满足感:“咱们阴喜脉灶班子,最初在灶王神教里啊,也是六条正脉里的一支,不过后来的后人不行,</p>

败光了师祖爷爷们的基业,</p>

到了老汉这里,</p>

它就沦落得连三十六支脉都比不上了。</p>

不过有老汉我在,</p>

咱们阴喜脉迟早有一天,</p>

还是会成为那六大正脉之一,</p>

说不定,老汉的弟子里也就是你们之中,还有人能担一个灶王爷的称号,能从人初灶里,续一支灶王神的薪火出来呢”</p>

李岳山说着话,</p>

不时看一眼苏午,</p>

其他人也纷纷观察苏午。</p>

苏午面无表情。</p>

这时候也不流行鼓掌甚么的,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听着。</p>

听李岳山讲了一会儿阴喜脉的历史,</p>

讲了一会儿灶王神教的渊源,</p>

据传,</p>

灶王神教原先就根本不成教统,组织极其松散,可谓是根本没有组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