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9、请师妹赴死

苍穹重归平静。

山林之中,一片开阔地上,闾山群道于此间林立。

先前苏午与鼎灵联手,并合‘闾山神谱’,容纳‘三清之足’时,已令闾山群道各自寄托于神谱庙系之中——是以他们对外界出现了何种变化,并不太清楚,只是随着闾山神谱与黄天法旨的并合,他们各自心底生出了隐约的感应。

此时,群道俱将目光投向空地中央。

彼处玄和掌教正躬身朝苏午稽首行礼,在苏午身畔,显真、显直亦同时显出了各自影迹。

闾山群道支起了耳朵,暗暗聆听着祖师长辈们之间的交谈,俱不敢出声打搅。

“祖师,师祖,师叔祖。”

玄和向苏午、显真显直依次行礼以后,直起身形,看着被两位女冠簇拥在中间的那道高大身影,一时之间却也不知该言语些甚么,好在他目光一扫,竟未在周围发现鼎灵祖师的身影,心中一动,在此刻总算是找到了话题,“鼎灵祖师与您联手并合‘闾山神谱’,镇压‘三清之足’。

不知今下情况如何?

鼎灵祖师去了何处?”

“闾山神谱与我所修‘黄天法旨’已然彻底并合,你与诸弟子身居闾山庙系当中,对此应有几分感应。

三清之足如今再无复苏之患。”苏午向玄和说道,“鼎灵与我联手镇压了三清之足以后,受我之托,自去做一件要事去了。

时机合适之时,她自会现身。”

“原来如此。”

玄和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将目光投向苏午身畔的显真、显直两位师长,一抬眼却发现二者此时亦将目光投向了他。

他心中一个激灵,故作镇定,环视四下之后,还未想到该如何开口与开山祖师交谈,便听祖师首先道:“在场闾山道士,有八百余人之多。

而今随着‘真闾山’被镇压,闾山道士栖身之地,已经荡然无存。

我们现下所处这片山林,实是在闽中郡某一处无有人烟的深山之内。

玄和,你为闾山掌教,对于门下诸道院道脉弟子,现下可有甚么安排?今后有何打算?”

一听祖师如此询问,玄和立时躬身回道:“弟子如今与其余闾山道士一样,俱是初次踏足现世之中,不知现世当中情形,却不敢贸然做下任何决策。

祖师在现世之中活动日久,对于当下闾山弟子如何安顿,祖师必已有了成算,我等一切听凭祖师安排。”

“听凭祖师安排!”

闾山群道跟着一齐向苏午稽首行礼。

苏午见状笑着道:“我将你们带回现世之中,自然对你们有一番安排,今下实是想问你等众人,是否有先在世间周游一回,了却心中某些念想的打算?

若有此般打算,我都会准允,亦会帮你们做好周游天下的种种准备。”

开山祖师这样温和,与其展露出那般强绝手段,简直是判若两人。众弟子闻言犹豫了一番,最终还是都婉拒了苏午的好意。

“回禀祖师。

弟子是明时生人,而今因天下诡变,忽逆转光阴,来到当下唐时。

若在明时,弟子着实有些念想留在红尘浊世之中,须要了结。但在今时,弟子父母亲人等等还未见有因果端倪,便也不存在与此有关的尘缘与念想了。

是以便不往世间周游,一切听凭祖师安排。”

“弟子也是这样想的。”

“骤然履足现世,弟子还有些畏怯,还是等一切熟悉以后,再谈及其他……”

闾山群道俱婉拒了苏午的提议,苏午见此,自然也不会再多勉强,他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你们便与我一同回长安去。

先在长安熟悉世情,增长修行。

日后随玄门镇诡队周游各地,磨砺自身罢。”

所谓玄门、所谓镇诡队等等,闾山道士俱不了解,但祖师既然如此安排,他们也都欣然答允。

如此,苏午与众道商量过后,便又显化出电光印记,将他们统统裹挟入庙系之中,带着一众闾山道士,就此归返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