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幽州?”
接到文书的刘协惊讶极了。“幽州现在是谁担任州牧?”
“是刘皇叔!”内侍赶紧回答。
“谁?”刘协有些懵逼:“你是说刘虞皇叔吧。”
内侍点头,回答道:“中平四年,先帝爷还在世的时候,乌桓地区叛军蠢蠢欲动,刘皇叔在北方素有威名,先帝爷便点了刘皇叔的名,钦点刘皇叔为幽州牧,主要负责平定乌桓地区爆发的叛乱。”
幽州很穷,毕竟从地图来看,处于后世的北京。后世繁荣,可是古代嘛,却是苦寒之地,一直靠着青州和冀州的补贴,才能维持官府的基本运营,
而刘虞升任幽州牧之后,除了平定乌桓地区的叛乱外,还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和盐铁开采等多项经济政策,使幽州有效的脱贫致富,并且还收容了从徐州等洲来的上百万难民,使他们安居乐业。
董卓进京后,为了拉拢刘虞这位大汉宗亲,就给刘虞送上了“大司马”、“太傅”等华丽头衔,甚至历史上,袁绍在自己最强大的时候,都有意拥立刘虞为帝,足见刘虞所具有的声望基础,都不亚于朝廷正室。
当然了,这里的刘协肯定不会怀疑刘虞对大汉的忠心。就是小小的疑惑了一下,然后迟疑的说:“皇叔在幽州干得不错吧,舅舅去幽州干什么?难不成他想通过幽州,将作乱的乌桓人全给灭了?”
“可能是吧!”内侍小心翼翼的说:“奴倒是觉得刘皇叔或许回中枢朝廷任职,更好一点。”
刘协若有所思的点头:“如此一来,倒是合理的安置。舅舅的决定,朕肯定是不会干涉的。就怕有些人不明所以,妨碍了舅舅。把皇叔招回洛阳任职也好,既然皇叔有几分本事,想来面对朕这个侄儿,会更加有心的办差。”
内侍恭维:“陛下英明。”
倒不是英明不英明的问题,而是刘协十分相信陆繁星的本事,觉得陆繁星突然下一站不去冀州,而是选择幽州,定然会有他的用意。
他这个侄儿远在洛阳,帮不了什么大忙。可是吧,定然不会拖后腿的。于是乎,刘协收到陆繁星的上书后,不到一天就下达了命幽州牧刘虞返回洛阳续职的旨意,现任并州牧兼并州刺史的陆繁星,接任幽州牧。
很快圣旨先后发到了刘虞以及陆繁星手中。
陆繁星意料之中,刘虞则是意料之外,好不惊讶。
“陛下这是有了什么新打算。为何要让老夫返回洛阳续职?”刘虞惊讶的问随从,本来没期待回答的,结果最近归服于他的刘备开口。
“或许是那王国舅的意思。”刘备皱起眉头,一副为刘虞考虑的模样儿:“还请刘皇叔尽快做决定,免得让小肚鸡肠之辈记挂!”
“小肚鸡肠?你是说王国舅?”刘虞摇头,没懂刘备深藏的恶意,直接道:“根据我对王国舅的了解,王国舅不是那等小肚鸡肠,心眼极小之辈。陛下招我返回洛阳,定然有及其重要的事情吩咐。”
刘备:“既然如此,不知刘皇叔打算什么时候返回洛阳?”
“自然等王国舅抵达幽州,和他办好工作交接,再说返回洛阳续职的话。”刘虞深以为然的给出了自己的猜测。“想来不日,王国舅便会抵达幽州。”
而这......倒是猜错了,陆繁星之所以提前问刘协要了幽州牧兼幽州刺史的官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研究了一段时间的十三洲地形图,发现要从并州前往幽州的话,要经过冀州。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弄权,擅自废汉少帝刘辩想立汉献帝刘协。当时袁绍、袁术俩兄弟都反对董卓的霸道,所以连夜出逃洛阳。
董卓呢,担心反对他废立而出逃的袁绍搞事,所以就尚书韩馥为冀州牧,让他去
监视袁绍。也就是说,现在的冀州牧是韩馥。
历史上韩馥在董卓与袁绍之间摇摆不定,就和墙头草一般,结果两边都不讨好,最终为了夺取冀州,袁绍便和幽州的刘虞部下公孙瓒私下联络,达成共同攻打冀州,事后将其平分的盟约。
韩馥怕得要死,又知自己才能平庸,便将冀州牧一职许给了袁绍。
这种私下交易,先不说有没有合法权。单说袁绍这家伙,简直翻脸无情,不要脸到了极致。原本吧,袁绍还求韩馥庇护,结果董卓一死,袁绍觉得时机成熟该有地盘了,就把主意打在了老好人韩馥头上。
还要联合公孙瓒一起欺负,你说韩馥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同意的话,能保一条小命,不同意的话,只怕死无葬身之地。
现在呢,冀州牧依然是韩馥。主要是韩馥无功也无过,刘协也就让韩馥继续在冀州牧的位置上继续坐着。
而冀州与幽州接壤,从并州去幽州,必然要经过冀州。陆繁星的打算是经过冀州的时候,顺道将袁绍给解决了。
袁绍这个人志大才疏,屁大本事没有,还特小肚鸡肠。如果选择留下三国时代的枭雄,陆繁星首当其冲选择曹老板,而袁绍和袁术......
抱歉,三国能人那么多,干嘛要选两个靠着祖宗庇佑,还把一手好牌给打烂的家伙?反正陆繁星觉得,趁早解决了袁绍,可保冀州几十年的安稳。
就这样,收到圣旨的陆繁星对提拔上来的手下交代几句,便上路从并州前往幽州。陆繁星走得很慢,等到了冀州境界儿,已经半个月过去。
韩馥很见机的亲自迎接陆繁星,和刘虞他们一样,亲切的称呼陆繁星国舅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