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说她是故意的。”薛可卿插嘴说道:“但我们没必要为没发生的事情多费心,不如看看自己的竿子,好好钓鱼。”
她的话并没有谁搭理,因为所有的人都在看着海面上。
一道白色的水线自远而近地冲过来,正对着陶乐的方向。
有鱼上钩了?而且看起来还真不小!
这位陶大夫,明明是最晚下竿的人,但上钩时间却是最早。
撇开别的不提,这个素人的运气可真不错!
鱼的个头大,挣扎起来的力道也大。
当下最懂行的孙万楼和商熙便摇了摇头——这种0.5毫米的线他们刚才也注意到了。
船钓用线一般都是0.8-0.9毫米粗细,才能足够结实,经得起使力。
但就是那样的线,想拉回这么大的鱼,也需要极丰富的经验和特别的用力技巧,就算是他们两个也一样没把握。
陶乐却不急不徐。现下这鱼竿鱼线,与她已经融为一体,能够清晰地感知到鱼的状态。
她将转轮的卸力装置,调整到了最合适的松紧度,收线的动作不快不慢,却带着一种从容的味道。
这种事说着容易,但做起来,却需要无数次的实践。
随着她的动作,鱼的力量被慢慢地泄掉,渐渐地来到近来,又被提出了水面。
这是一条纺锤形的大鱼,足足有一米长,银蓝色粗壮的体表光滑闪亮,发达的尾鳍仍在奋力地摆动着。
“这是鲅鱼吗?”商熙好奇地蹲下来猜测道,但很快就又摇了摇头:“不对,鲅鱼的身体没有这么粗,简直就像是个小炮弹了。”
“这是鲣鱼!天,竟然有这么大的鲣鱼!”薛可卿在一旁惊呼起来。
鱼儿上秤,7.8公斤。
这鱼不但大,而且还属于金枪鱼的近亲,肉质很鲜美,无论是做鱼生还是晒干了刨成柴鱼花调味,都美味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