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国策和册封

这却不提。

执政议会只是最高政策制定机构,绝大多数政令,不需要执政议会通过。

按照各官职,履行本身职能就可以了。

所以,朝廷官员制度,就很重要了。

大齐的官职,和秦汉差不多。

即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制度,从夏朝就开始了,可不是后来才有。

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体制。

当然,每个朝代的三公九卿,都有不一样的地方。

大齐彷汉。

三公,分别是太尉、司徒和司空。

九卿,依旧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

太尉掌军,下辖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

司徒主政,下辖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

司空管农,下辖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

以气运王朝的性质,同为三公,太尉的地位,无疑远在司徒和司空之上。

再后,便是九卿之下的官员。

另外,军队独立于三公九卿。

军队只负责打仗,无参政权。

去掉大将军和杂号将军,大齐的将军,分四个品级。

一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官职等同三公。

二品:分上中下,相互之间差半品,地位等同九卿。

上二品,有前、后、左、右将军

中二品,有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四征将军

下二品,有镇东、镇南、镇西、镇北,四镇将军

三品:同样分上中下,相互之间差半品。

上三品,有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四安将军。

中三品,有平东、平南、平西、平北,四平将军。

下三品,有扫东、扫南、扫西、扫北,四扫将军

三品及三品以上将军,为大军主将人选,都有独立领军权,甚至开府建牙的权力。

且,每个职位独属一个人,位置有限。

所以,每一个三品将军,都堪称位高权重。

四品:有校尉,游击,裨将三个将军名号,分列上中下,相互之间差半品。

四品将军无人数限制,军功足够或主将看重,可立刻上任。

无论文官亦或武将,皆可虚领品级军衔,享受军队俸禄,同时彰显地位,但无相应军权。

这便是大齐帝国的官员制度,和军队将衔。

然后,是‘征伐策划部’。

独属军队的机构。

最高军事机构。

三品及以上品级将军,悉数入列。

每逢战争,都由‘征伐策划部’商讨,定出计划,出征人选等等事宜。

除了官职和将军外,大齐王朝还有全新的爵位制度。

依旧是彷秦汉。

爵位,分纯以军功衡量的军爵,和按总体功劳计算的位爵。

军爵,享受丰厚俸禄,和显赫身份,但无领地,不可世袭。

位爵,拥有领地,除了定期向朝廷交税外,领地的一切,可任由自己做主。

并且可以世袭,但每隔一代降一级爵位,同时,必须遵守‘推恩令’制度。

位爵当然高于军爵,但一般情况下,没有军功,压根不可能积攒出位爵所需功劳。

所有政务、商业、民事等等职位积攒的功劳,一旦兑换为军功,都会大幅缩水!

唯有军功,最容易得到位爵!

所谓的军爵和位爵,其实是将原本的汉朝爵位制度分开了算,每一个位爵,都可看做原本的侯爵。

所以,每一个位爵,最后一个字都是‘候’!

和赦封气运尊位不同,官职册封,随意性大增,完全按照吕布心意而定。

当然,吕布不可能乱来。

事实上,所有职位,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官职,同样有王朝气运加身,位置越高的官员,享受的王朝气运越多。

当然,这些气运,和神将、神兵的气运尊位比起来,差了十万八千里。

以上,为大齐国策和朝廷制度。

接下来,就是满朝文武的官职、爵位册封了。

第一个被曹性念到名字的,依然是贾诩。

虽然对贾诩着墨不多,但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在吕布核心麾下尽是莽夫的情况下,贾诩的功劳是何等之高。

即使折算成军功,依然稳居第一!

曹性不疾不徐的将册封诏令念出来。

贾诩虚领二品前将军,左庶长军爵,乡候位爵,并三公之首太尉一职。

另外两个三公,即司空和司徒,均空置,职能由九卿替代。

三公地位太高了,若按军功,除了贾诩,没人能当。

张辽和高顺的军功倒是够了,可他们都不是当三公的料。

曹操,荀或,周瑜这些人,当然有当三公的能力。

但一方面,他们毫无军功,另一方面,吕布对他们别有安排。

所以,司徒和司空这两个三公,就这么闲置了下来。

李儒,陈宫,荀或,鲁肃,诸葛亮,诸葛瑾,法正,张松,张昭九人,列入九卿。

这些擅长政务能力的人,进军队的作用比不上入朝当官,吕布思虑再三,最后,还是让他们位列九卿,好好的治理天下算了。

虽然作为降臣,荀或、鲁肃等人寸功未立,但人家能力在这放着,闲置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