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 82 章

康熙给胤祚写的信啰嗦了点儿,而胤祚的回信则更絮叨,写了上书房的哥哥弟弟们,也写了姐姐妹妹们,甚至写到了四姐姐养的猫儿。

不过胤祚可没有在里面提到他们的一句坏话,唔,好似在夸太子哥哥的时候顺带捎了一句十弟逃课的事情,没事没事那不是没逃成功么?无伤大雅。

胤祚潇潇洒洒心满意足地终于停笔,将自己的回信给他太子哥哥,让太子一起将信给他皇阿玛快马送过去。

康熙收到了京城的来信,太子的信不薄,而胤祚的信更厚。

他先看了太子的,本以为已经看完,却又发现续接的那一张风格迥异的内容,康熙挑了挑眉,看至最后,“这小子……”声音里夹了一缕笑意。

至于胤祚的那封罗里吧嗦的讲猫儿抬爪作揖的信,康熙也认真看了。胤祚在信里写了今天是皇阿玛出宫的第二十天,想皇阿玛。

在太子哥哥那里吃到了一种很甜的西域来的甜瓜时想到皇阿玛,太子哥哥和儿子都想和皇阿玛一起吃(儿子只尝了两口,太子哥哥盯着不让儿子多吃,儿子很听话就吃了两口,一口都没有多吃),前天看到了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时也想到了皇阿玛,那么那么圆润的月亮皇阿玛肯定没有看见过,想和皇阿玛一起看,儿子想这就是古人说的望月思人了吧,儿子想趁此思念之情写两首诗以寄相思来着,可惜想了又想没写出来,然后儿子就困了,被赶去睡觉去了……

思念万千,盼皇阿玛早日回家,等着皇阿玛一起喂鱼。

康熙看的心中微动,又好笑,而且还怀疑这小子的思念掺了水分,他有时候也会和臣子聊些家长里短,可是听过他的臣子说自己出差的时候,都还没有出门呢,家中的小孩就已经高兴蹦跶起来了。

想让他早点回去,更想的是他回去了允他玩火铳吧?

康熙眉眼间揉了笑意,将信收好,而出了御帐时,则又成了那位不怒自威的君王,刚才收到孩子家书时的柔情也顷刻间收敛了去。

胤祚此时坐在德妃宫里,和德妃说着在外面的四哥:“皇阿玛说他们还遇到了冰雹!天气一下变寒了,也不知四哥会不会冻着?”

德妃道:“知道那边夜里冷,都带够了衣物的。”这也是德妃凭着猜测说的,在四阿哥出发前,她并没有关心四阿哥出行所带的衣物,但是想来他下面伺候的人肯定能考虑到这些。

胤祚点了点头,又担忧上了别的:“四哥他骑射上并不算多出色,不过四哥又性子好强,也不知道在外头都怎么样了?”

德妃没有多想四阿哥在外头怎么样了,而是摸了摸胤祚的头,又一次想到此次胤祚本来也该能在塞外御马行猎,德妃心中叹了口气,即使她不愿再想这些,但是总控制不住地想起。

不过德妃没有说这些,而是顺着胤祚的话,道:“你四哥虽好强,但行事稳重有分寸,可用不着你千里之外担忧的了。”

“嗯额娘说的对。”胤祚赞同道:“四哥是个可靠的人。”胤祚也不再和德妃说那些在外的人了,而是和德妃说起未出世的弟弟妹妹,现在已经开始出现了胎动,但可惜胤祚一次也没有赶上过。

日子过的说快也快,胤祚前头说日日思念康熙,盼着康熙早日回来,这不转眼两个多月过去,康熙就回来了吗?

康熙回来后的第二日还叫了胤祚过去和他一起用膳,康熙虽觉得胤祚所写书信内容水分大,但也不得不说此时的康熙慈父之心正浓。

康熙捏了捏胤祚的胳膊检查他有没有在两个月期间掉肉,还亲自给他夹了菜,又问了他这两个月有没有不舒服,晚上睡的可还好,他看了他的脉案和新换的药方,问胤祚新的汤药味儿是不是比之前的要好些。

梁九功含笑,心想对于含蓄的万岁爷来说,此时这一幕都已经算是腻歪了。

胤祚和康熙说着:“皇阿玛,儿子可想你了!”

“皇阿玛离开了有六十七天!”

“儿子一天比一天更想皇阿玛,皇阿玛若是还不回来,儿子都要吃饭都吃不香,就要瘦了!”

胤祚冲康熙一笑,道:“不过皇阿玛别担心,儿子有听皇阿玛的话,知道皇阿玛疼儿子,有好好吃饭,所以现在还没有瘦,只不过是长个儿了!”

胤祚对康熙道:“儿子在皇阿玛不在宫里的这六十七天里,可老实了,只老实地等着皇阿玛回来,不该做的一件都没有做,该做的也一件都没有落下。”

“皇阿玛若是不信,有太子哥哥给儿子做证!”

胤祚掷地有声地对康熙如此说,然后冲康熙笑的灿烂道:“所以,您看,皇阿玛您离开前一言九鼎说的玩火铳的事情?”

康熙含笑听着胤祚明亮活跃的声音,别说,分别两个多月,还真挺想这小子在耳边叽叽喳喳了,此时也不觉得他闹腾。

康熙此时心情好,也不打算拆穿他,例如太子在信中所说的这小子自打不用早起去上书房,就添了熬夜的毛病,晚上不睡早上不起,还是太子知道了,勒令伺候的人到点就让胤祚必须躺床上去,又如胤祚忽然喜欢上了吃加了蒜汁蒜蓉的饭菜,倒也不是嫌味儿重不雅,只是太医不建议食用辛辣刺激之物,还比如……

反正也并不是很听话。

此时小别重逢,慈父心肠上头的康熙爽快地在胤祚期待的目光中点了头,兑现之前的承诺,允他捣鼓火铳玩儿去。

胤祚极为高兴,还跑去东宫那里感谢了太子。

胤祚全然不知太子之后又都续写了什么,此时坐于太子旁边道:“多亏了太子哥哥帮我说好话!”

“太子哥哥是第一好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