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中的许多都是资本家,是专门剥削贫苦人民的蛀虫,但莫青荷不明白了,他们为什么和师兄口中的不一样呢?
“校长现在不打,是笃信攘外必先安内,在共匪没彻底清剿前贸然宣战,渔翁得利的就是流窜到西北那帮泥腿子,我们不能打完日本人,一回头整个民国改了番号。”沈培楠弹了弹烟灰,“至于你说的汉奸汪精卫,他确实认为中国外无欧美援助,内无军需粮食供给,毫无胜算,正面迎战只会导致百姓受难,所以在想用和平谈判买一个平安。”
“日本那边派川岛芳子来南京商议大东亚共荣,提出只要党国扶持满洲,清剿共党,他们必在两年内撤出中国,兆铭等人很为之动摇。”
莫青荷颇为不忿的嘀咕了句懦夫,沈培楠没有反驳他,淡淡道:“十年前他视专制腐败为大敌,曾经因刺杀清廷载沣入狱,在狱中写下‘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莫青荷睁大了眼睛,实在不能把故事中的热血男儿与现在受人唾骂的“媚日外交家”联系在一起,即使他有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
“你赞同他吗?”莫青荷歪着脑袋问沈培楠。
“谬论。”沈培楠很干脆,“倭奴浪人,放着到嘴的肥肉不吃,是狼么?所谓的大东亚共荣,说白了不过是殖民的借口罢了。”
“戏里红脸的是忠臣,白脸的是奸佞,谁是谁非一目了然。政局远比京戏复杂,历史成王败寇,没有人知道数十载后战士的墓碑会被人祭扫还是唾骂,但是无论成败,有信仰的人值得尊敬。"
莫青荷听得心满意足,他在一瞬间甚至有些钦佩沈培楠,但一想到在长征路上牺牲的同志,又充满了负罪感的将这种情绪压抑了下去,摇头道:“我也认识过一些人,一些像你一样的大人物,可他们只会吃饭打牌上跳舞场,捧坤伶收金条,没人会说这些话。”
沈培楠诧异的扫了他一眼:“我不是也天天吃饭打牌,把你带回来不是捧戏子?”
莫青荷一愣,他突然明白了,狠狠的推了沈培楠一把,叫道:“你跑到北平躲清闲,你就是想让他们看见你不务正业,你拿我当幌子!还有那种事,那种事……你明知道屋里有窃听器,你就是想让刘叔听见!”
沈培楠忍不住哈哈大笑,他使劲搂了搂莫青荷的腰,乐道:“小雀儿好聪明,既然有人忙着剿匪,有人忙着议和,我不想搀和,姑且当个闲人,跟你这只小雀儿消遣。”
莫青荷想到自己在床上的声音都被人监听,脸一下子红到耳根,使劲当胸给了他一拳,想了半天只骂出一句:“土匪!”
话音刚落,门口忽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两人对视一眼,都变了脸色。
老刘的声音从门外响起:“师座,教训两句就可以了,这个节骨眼上可不能留下把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