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哪里对他——”
董如兰的反驳被贺崇用手势打断了:“今晚我让司机把贺琛接回来,问清楚是怎么回事,明天给您电话。”
董如兰憋了一肚子的火,这才稍微平息了一些。
送走了董如兰,贺崇回到办公室里,给贺琛的老师打了一个电话。
贺琛的老师说:“贺先生,今天周四,下午是社团活动,贺琛不在学校。”
贺崇这才想起来贺琛这几周一直在忙社团活动,前几天还给他发了一份公益项目的方案,因为最近工作忙,贺崇把这个项目方案转交给了公司的副总陈术帮忙把关。贺琛一直很独立,能找上贺崇的,都是贺琛眼里的大事。不管这些贺琛眼里的大事在他人眼里有多么微小,贺崇都十分重视,养儿子和养女儿不同,男孩需要父亲更多的认同和鼓励。
他便又给陈术打了一个电话:“贺琛那个公益项目,进展如何了?”
陈术说:“挺顺利的,妇联和教育部门都很支持,孩子们也很有干劲。”
贺崇说:“这个项目是不是和幸福路那边有关系。”
陈术说:“没错,而且小琛还认识了几个朋友,关系挺不错的。”
贺崇说:“那就好。”
陈术开玩笑道:“那可不好,贺琛都这个年纪了,你就不怕他从幸福路给你带一个儿媳妇回来?”
贺崇说:“有什么问题吗?”
陈术接下来的话噎在了喉咙口。
贺崇的性子就随了他的名字,就算是遇上天大的事情也不坼不崩,是个极其稳重可靠的男人。该年少轻狂的年纪稳当持重,过了而立之年更是步步稳健,可陈术却知道,其实贺崇这人一身反骨,只不过藏得好藏得深,又懂得收放,外人察觉不了罢了。
普通人家的孩子带回一个幸福街的儿媳妇,家里的长辈恐怕都要上棍棒伺候了,可是到了贺崇这里却不一样,血缘关系,社会阶层,伦常性别在他眼里都不是事儿,他能把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领回家里当亲生孩子和继承人培养,就是最好的证明。
贺崇问:“还有事吗?”
陈术说:"暂时没有。”
贺崇说:“贺琛不在学校,我听他老师说他们社团在幸福路那边有一个活动教室,去看看吧。”
陈术说:“行。”
幸福路离能源大厦大概有二十分钟的车程,陈术猜到贺崇想要知道什么,便把最近指导贺琛和贺琛交上来的资料都带上了。贺崇在车上一页一页仔细看了,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发现两行字。
“面馆,刘阿姨,电话0***——*****,转接幸福路127号院子,方以撒。”
贺崇拿给陈术:“这什么意思?”
陈术说:“这位方以撒家里没有电话,也没有手机,贺琛只好把他家附近面馆的电话记下来,有事情请这位刘阿姨帮忙转接。”
说完,陈术又补充了一句:“我早就看到这行字了,以撒这名字还挺独特的,当时我还问贺琛是谁来着,那小子竟然脸红了。”
贺崇用资料拍了拍他的肩膀:“还差一年就奔四的人了,竟然专门八卦十几岁的小孩儿。”
陈术说:“我还不是担心我的大侄子,你就不好奇这个贺琛专门写在项目建议书后面的孩子是谁?”
贺崇说:“去看看吧,能写在这里,不是喜欢的女孩子,也多半是很好的朋友了。”
然而让两人意外的是,这个让贺琛颇为重视的朋友,竟然不是女孩子。
幸福路是一片棚户区,贺崇的车进不去,便停在路边询问活动教室的位置,也就是这么凑巧,他们停下来的位置正对着一家修车店,老板娘大嗓门,叉着腰在门口喊着工人的名字,其中就有方以撒。
“等一下。”陈术打听到了活动教室的位置,刚想发动车子,贺崇叫住了他,“看看方以撒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