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更不可能再亲眼看着池京禧失去他最好的兄弟。

这不行。

闻砚桐将花茶一饮而尽,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吐出,说道,“三小姐,今日咱们就先说这些吧,我还有事,就先失陪了。”

傅棠欢看出她的慌张,也没有挽留,只道,“我同你一块离开吧。”

闻砚桐匆忙应下,起身跟傅棠欢一起离开了花茶楼。她派了人去侯府传信,要池京禧忙完了事从宫里出来之后,就来闻宅寻她。

池京禧一整天都在宫中。他想跟着第二批援军一起去祎北平乱,但是皇帝一直不肯答应,将他的请奏书无视了,池京禧就因这事,总是往皇宫跑。

池京禧志不在文,所有人都清楚,当外族人打进绍京之后,能够保家卫国的,不是提着笔杆子的人。

皇帝见他决心想去,反对的心思已经有了动摇。这场动乱并不是多么棘手,主要在于地方太偏远,再则但凡是上战场,都有下不来的风险,皇帝本不想他冒险。

但是远在长安的侯爷不知道怎么被池京禧说动了,亲自传了奏折,希望皇帝能批准池京禧随行援军前往祎北平乱,为绍京的安定出一份微薄之力。

皇帝最终松口,应了。

他办了这事从宫中出来,就撞上了牧杨。

牧杨将白日里的事跟池京禧说了,为了好兄弟不受罚,池京禧只好跟着一起去了将军府。

以往每次闹事,牧杨都要把池京禧给带回家的,要池京禧跟牧渊说清楚,事情并不是他挑起来的。

也只有如此,牧渊才不会罚牧杨,最多让他面壁思过,或者去背些文章。

等会侯府的时候,天色已经黑透了。

池京禧连内院的门都没踏进去,就听见了闻砚桐传来的信,当下扭了个头前往闻宅。

闻砚桐在家中等的头快秃了,脑中一直回想着原书的剧情,始终没法将时间线给对上,只觉得一切都乱了套一般。

现在的情况约莫就是,傅子献和池京禧会去祎北平乱,但是牧杨应该是不知情的,也就是说这次极有可能并不是书中的那次。

或许只是书中没有提到的,漏在时间线里的故事。

但是闻砚桐又不敢轻易确认,因为事情发展到如今,出现的变故太多了,就算是她也不敢妄下定论。

闻砚桐左盼右盼,就在昏昏欲睡的时候,才将池京禧给盼来。

池京禧叩门进来,她立即起身去迎接,虽然极力的掩饰情绪,但是眉梢流露出的着急还是让他一眼就看出来了。

池京禧并没有立马问她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慢慢走进来,慢条斯理的给自己倒了杯茶,喝了一口后语气温和道,“还没睡呢?”

闻砚桐合上门,好似被他的情绪感染,也跟着慢了下来,“这不是在等你吗?”

池京禧带着笑意看她,“我们不是白日才见过,为何这般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