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1 章 诞生之地(十八)

时年,冻死者数百。

神仙临世的第二年,上神要九名疏朗俊逸的貌美男子入仙宫服侍。

太子上请,自愿入仙宫。

记忆画面似乎出现了一丝颤动。

解方澄正在收拾入仙宫的行李。

其他被选中去服侍的公子们在准备香囊、折扇,太子殿下藏好袖箭,腿上绑好匕首。

月上柳梢时,他在烛光下拿起鹿皮,轻轻擦拭手中长剑。

副将庄鸣岐跪坐于下首,着急劝到:“殿下,这可是弑神啊!”

太子问道:“难道我是第一次弑神吗?”

当初降临在刈国的那个神仙,当初极尽羞辱的对汝国发了招降书的那个神仙,也是死在他的剑下。

“何必如此?相较于神仙带来的益处……”

“益处?什么益处?”

庄鸣岐张了张嘴,倏然间回过神来。

神仙确实带来了风调雨顺……但因为上神喜欢游乐,汝国各处大肆修建合神仙心意的行宫。

最开始征役用的是罪犯,后来罪犯不够了,只能去征召百姓。

可是百姓是要种地的啊,神仙只管风雨,不管凡人是否能填饱肚子。

部分城郭的田里荒草萋萋,只余下十岁孩童在田里耕种。

乡野间的活祭也根本管不住,或者根本就没人管。

当今圣上一味讨好上神,甚至将乡野活祭当成“汝国子民诚恳侍奉上神”的证据,欣喜万分地呈给上神。

到后来,活祭已经不满足于父母杀子,竟有几乡,由里正为首,杀尽乡里幼子。

不知多少孩童死在了祭台上,却没有人敢问,没有人敢管。

加之上神好美色,男女不忌,各州府搜刮好颜色的处子入京。

凡此种种,不胜累举。

明明是神仙临世的祥瑞,可到如今,汝国上下百姓食不果腹,庙宇里香火不断,田野上饿死者尸首无人收敛。

朝中又只知上神,不问黎民。

太子屡屡上表,却屡遭贬斥,往往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当今圣上膝下子嗣不丰,不然早就要废太子以安上神之心。

国都内,奸妄横生,人人自危。

有儿女者或想孩童入仙宫服侍,或提心吊胆,怕骨肉分离,书院内竟无一学子。

风调雨顺?

对于现在的汝国来说,风调雨顺有什么用?

“可是……无论成与不成,殿下都……”

若成了,弑神的罪名之下,太子安有命在?

不成,得罪上神,岂非更是死无葬身之地?

一豆昏黄的珠光下,太子归剑入鞘,神色平静。

“刈国已经降了,有我或无我都无妨。”

尤其是那样的一位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