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成不好意思的对着来的老人弯腰行礼。
“对不住了对不住了,大晚上的把您叫来白跑一趟,实在是不好意思。”
老人笑着摆摆手。
“没事就好,那我先回去了?”
赵大成赶忙点头,跟着又送这一位老人出去。
唐思文的弟弟,赵元康的舅舅,唐思学,好奇的走到了赵元乐身旁,站那儿看赵元乐写字看了许久。
他摸着下巴,点头道:“这一手铅笔字写得好啊,你大娘那会跟我说起你,我还不信呢,看来果真天赋异禀。”
旁边看书易黎抬起眼,轻声嗤笑。
天赋异禀…天才…
这人是从小就这么不害臊?
赵元乐呵呵礼节式笑了两声,手上的动作都不带停的。
什么天赋异禀啊,她这一手硬笔可是寒窗苦读十二年练出来。
就为了高考语文作文多两分,她那是从小被自己亲妈从幼儿园开始逼着练字啊。
从高考后,她真是许久没有体会过赶抄作业的感觉了。
没想到穿越到这儿,又深刻体会了一把。
旁边的唐思学又仔细看了看,问道:“这一手楷书,是学的王羲至的?”
赵元乐一顿,眨了眨眼。
这个时代也有王羲之,还不是写行书是个写楷书的?
她不清楚,她只知道自己从小练的字帖是庞中华的,后来长大了就自由发挥了。
唐思学又在旁边津津有味的站着看了好一会儿,感叹:“铅笔果真还是比毛笔写的快啊,一张纸上能写的字也多了许多,而且橡皮还能擦拭,是要比毛笔更合适小孩启蒙。”
易黎听到这话,来了兴致。
他放下书,与唐思学开始了新式学堂改革用笔的讨论话题。
赵大成回来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自己小舅子和这易黎聊的火热的一幕。
看这两人聊的许久,甚至都没有理他,赵大成走到赵元康与赵四成旁边,轻轻碰醒了打瞌睡的两人。
“你们回去吧,我在这儿守着。”
两人被撵了回去睡觉,赵大成则在旁边守着赵元乐抄书,十分贴心的还帮她削铅笔,见她这一只写的没了就递了上去,然后再削这一只退下来的。
时钟一遍遍的走着,赵元乐哪怕是有着猪之体力,也有些手酸,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题外话------
小剧场:
易黎:要不是早生了几十年,高低给某人也整一堆普信男语录
赵元乐:男人总是会在真正意图被戳破时恼羞成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