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战落幕

这三年来,张道之夙兴夜寐,但时局依旧不断崩坏,仅仅三年,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整个人老了不少,但好在身体健康。

“给他们也看看吧。”他看完之后,李婉儿也示意他传递给诸位大臣轮流查阅。

“江南四州,一夜倒戈,逆贼们恐怕是早有预谋。”张道之率先发话,随后兵部尚书何文进紧跟其后,“现在江南九州连成一片,逆贼气势高涨,看来前线又要增兵了。”

“逆贼们虽然拿下三州之地,微臣以为可以趁他们立足未稳,派遣大军攻打三州,一定要将他们的声势打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江南之地自古繁华,天高皇帝远,即使当初神武帝横扫天下,江南九州宗门破灭无数,不得不臣服,真正被纳入大周的版图之中。

现在三州一夜之间变天,若不尽快打破逆贼们的势头,等到他们站稳脚跟,将江南的实力完全消化,到时候更难对付。

“陛下,微臣以为,朝廷当火速增兵,支援前线,兵贵神速,还请陛下早做决断。”一位阁臣也站出来附和道。

事态紧急,即使诸位大臣意见不和,此刻也迅速达成了一致。

一直以来,朝廷都想要将叛军压在南方五州之地,徐徐剪除,这三年来陆续增兵不少,要是寻常的叛贼早就被大周扑灭,只可惜,这些叛军的背后站着魔教。

虽然魔教碍于规则,元神修士无法入场,魔教本部的势力也不能动用,但魔教所积攒的势力却极为丰厚。

魔教不仅出人出钱粮,更是派遣能工巧匠制作各种巧妙机械,再加上精良的盔甲武器,才得以抗住大周源源不断的攻击,不是大周不愿用重兵镇压玄衣军,实在是不能。

玄衣军只是魔教的傀儡,没有玄衣军也会有其他的叛贼,魔教的实力不能以常理度之,满朝文武对此也有一定的了解,当然这一切也来源于苏铭留下的信息。

大周的疆域太广阔,若是将全国半数的兵力压上,要是赢了还好,如果输了,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大周只能慢慢磨,慢慢弹压玄衣军,消耗魔教的实力。

历史上,对付三宗这样的敌人,有不少朝廷都是这样做的,这些在昆仑的藏书阁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三宗也不是无敌的存在,即使他们传承久远,天命之下,即使元神大能也要化作飞灰,何况是他们。

反观大周,在神武帝一朝就积攒了丰厚的底蕴,现在永安女帝临朝,不过是将这份底蕴慢慢转化为实力,天下还远远不到大乱的时候,魔教强行搅局,实际上却是在与人道气运为敌。

当然,若是没有苏铭乱入,现在大周肯定是内忧外患不断,首先是内耗,若太子齐王都还没死,两人肯定要内战,届时无论谁输,朝廷都要大清洗。

再然后就是北方鞑靼,若鞑靼成大周朝廷未稳,席卷西北之地,到时候朝廷再想将他们赶出去可就难了,若这个时候魔教起事,掀起叛乱,朝廷势必会被搅得焦头烂额,无以为继,到时候昏招迭出也不是没可能。

但是现在,朝廷运转稳定,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有一定的功绩,民心未失,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推翻朝廷,岂不是正好与巅峰的人道气运为敌?

只是,一直以来,朝廷想要将消磨魔教的实力,徐徐图之,这正好也是魔教心中所想,他们缺的就是时间,三年的时间,玄衣军已经彻底将南方五州发展为大本营,有魔教的人力资源支持,他们不必担心被消耗。

唐玄衣虽然沦为傀儡,但手下的玄衣军的实力却是在飞速增长,历经大战,经过血的洗炼,都算得上是精兵了,而且,玄衣军不像朝廷,幅员辽阔,有众多城池要守。

南方五州背靠东海,只需要守住陆地关隘便能拒敌于外,所以,他们一直都在积攒实力。

江南四州之地有夜之间倒戈,魔教早有预谋,现如今,战争将再上一个台阶,魔教在此地投入了大量资源,即使想要改弦易帜也是没可能了。

为了让玄衣军发展,他们废掉了太多棋子,以往的许多布置都被毁掉,要知道这些棋子若是留在后面,足以给大周带来致命的打击。

但朝廷兵锋太强,玄镜司加上朝廷正规军,双方联合,即使魔教的附属势力加上也有些顶不住,不得不出次下策,竭泽而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