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履新

过河卒 莫问江湖 2047 字 1个月前

“道门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和胜利,有一个重要的经验,便是抓道德方面的工作,道和德是两码事,既有对组织方面的要求,也有对个人方面的要求。”

“组织方面,就不得不提到道门的品级制度。当年佛道之争,玄圣提出了九品道士制度,对道门进行全面改组,彻底改变了道门的组织结构。”

“这也是佛门全面溃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双方曾有过一次极为重要又不在双方计划内的遭遇大战,因为地形等原因,当时双方打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所有编制都被打散,将不知兵在哪里,兵也不知将在哪里,形势混乱到了极点,可道门就是凭借品级制度迅速整合一处,逐渐以人数优势分割、消灭各自为战的佛门之人,最终取得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佛门之人自然也尝试过重新整合,只是当时的情况就是谁都不服谁,这个说自己的师承是谁,如何出身尊贵,那个说他的境界修为最高,那还如何组织?仅仅是扯皮就把战机贻误了。”

“反观道门这边,玄圣把规矩定死了,不管什么出身,不管什么境界修为,品级就是最有用的东西。”

“这是玄圣留给我们这些后辈之人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光大。”

“不过据我观察,这套体系近些年来有了明显的僵化迹象,甚至影响到了道门的各个方面,比如说我们的万象道宫。”

“我是万象道宫出身之人,了解许多同窗之人的心态,他们曾经以为过了万象道宫的大考就能做人上人,可当他们踏出万象道宫的时候,他们在道宫竞赛中取得的辉煌成绩,很快就会迎来外面真实世界的无情拷打。”

“有些人承受不住了,认知失调了,他们开始自嘲,效仿一些古时的名士风范,或是效仿一个名为‘犬儒’的西洋学派。”

“他们自嘲自己万象道宫这种名门出身,还不如乡野的泥腿子,还不如那些江湖人。可你真要信了他们的话,以江湖人的身份去跟他们打交道,他们便要脸色一变,亮出名门身份来质问你了,你个江湖人也配跟他们说话?”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是江湖人,他们虽然自称不如江湖人,但实际上最看不起江湖人。他即使做不了人上人,也要做学历上的人上人。优秀的学历是他们进攻他人的武器,而所谓的自嘲其实是他们龟缩的盾牌。”

“看似叛逆,实则是对名利的求而不得。看似对不公的愤懑,实则是对自身际遇的不满。同样一套体制,如果他们成了人上人,那么他们还会不满吗?”

“我看到过一个例子,一位真人倒台了,这位真人是野道士出身,于是就有学子评论说,这位真人就是因为学历太低,所以才会倒台,这就是孩童之言了。”

“他们自嘲不如江湖人,其实他们想说的是,他们最起码还比江湖人高上一筹。为什么乐于如此?很简单,因为他们清楚,哪怕做不了人上人,也不会是最底层,就算看到哪家的公子小姐平步青云而心生自卑,也可以回过来头踩上泥泞里的江湖人一脚,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这毫无疑问是一种学历等级制度下的普遍问题,归根究底,则是整个道门等级制度细分的外在体现。从个人方面来说,这是犬儒的两面性。从组织层面来说,则是我们这个品级制度出了问题。”

“大家心里一定有一个疑问,既然我们的制度是好的,为什么一些不好的风气还是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我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我思考的结果,我认为,关键就在于道德工作的停滞不前甚至是落后,道是大的方向,德是思想品行。当年玄圣划分品级,是为了互相协作,上层决策,下层执行,中层承上启下,而不是像今天一样壁垒分明形成对立,甚至是阻碍了正常的人才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