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和服的日本学生们缓缓走上舞台,紧接着是韩服的韩国学生, 然后是穿着汉服的我们中国的学生。

三个国家的学生们穿着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融汇在一起,用排练过不知多少次的动作整齐划一的排出了一个“友”字。

是友好的友,是友谊的友。

友的字形开始发生变化。大篆、小篆、楷书,日文,韩文,最后又停在了中文简体。

这样的表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也曾出现过,几百名演员扮演的活字印刷字模通过不断变幻,用大篆、小篆、楷书三种不同字体展现了同一个汉字――“和”。

后来媒体平价“和”是最中国的汉字。

今日,在国际青少年文化交流博览会最后的收官演出上,编导系、文学系的学长学姐们,模仿那年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出,用了几十位学生,排出了一个友字。不过比起那时紧紧只是汉字的表演,今天的友字中更加入了日本文字和韩国文字。

如果说,“和”是最中国的汉字,那么他们希望,“友”可以成为最国际的汉字。

“公元3世纪左右,汉字传入了朝鲜半岛,朝鲜语/韩语曾经完全使用汉字来书写。

后来汉字经朝鲜辗转传入日本。八世纪时,以汉字标记日本语音的用法已在日本固定,被称为“万叶假名”。

日本文字的最终的创作是由曾长期拜访中国大唐的由吉备真备和弘法大师来完成的。

由吉备真备根据标音汉字楷体偏旁造成日文“片假名”,而弘法大师则采用汉字草体创造日文“平假名”。”

正在念白的播音系小哥哥用无比骄傲的声音,缓缓述说着汉字的历史与传承,那些年文化的传播,那些年国家的强盛,那些年属于中国人们的骄傲,在汉字上一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