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是南方的学子,一处是北方的学子,还有一部分是京中的王公贵族子弟们。
定下住处后,沈轻舟正要准备去参加赛诗会,恰好遇上了和书生同村的几个友人。
为首那人叫谢允,是此次乡试的解元。
书生谢山,常年生活在他的阴影下。
沈轻舟知道书生和那些人关系不好,干脆就继续冷漠下去,直直地越过他们,连个正眼都没给,一声招呼都没打便走了。
那几人早已习以为常,除了谢允外,其余人讥讽地冷笑了声,还说了几句难听的话。
对此,沈轻舟恍若未闻。
当晚,沈轻舟便在南方赛诗会上拔得了头筹。紧跟着南北两派对诗,他作为南方派的代表,又赢了北方的学子。一时间,名声大噪。
科考在即,他们这些即将下场应考的学子们,在文会上取得的一点薄名,也会传入朝中各个大臣的耳中。
那些存了招揽之心的大臣,不等放榜便会将看上眼的学子收入门下。
所以每场文会,各个学子们都卯足了劲的拼才学。
谁都想提早被人领走,特别是出身寒门的学子,他们没有靠山,倘若能有朝中贵人提点一二,照拂一番,那前程仕途,自然会顺利许多。
可在放榜前,能名声大噪引起朝中大臣上心的,少之又少,如凤毛麟角。
接下来的日子,沈轻舟白天便去参加各种文会,晚上回到客栈挑灯夜读。
读书、交友,他一样不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