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升堂前的小插曲

署衙正常的走前方是总督大人的红木高靠背太师椅,前面是一张卷边翘角的案几。

因为今日是大堂会,原本左右两排椅子和茶几,都撤下去了。

左右有二根朱红色大柱子,上首是一块牌匾,写着‘惠洽两江’四个大字,据说是清乾隆皇帝的御笔。

‘惠’指恩泽,‘洽’是遍及之意,合起来应该是把皇恩惠泽,要遍及两江各地百姓。

总督大人的座位后面,是一块巨大屏风,上面绘着一只巨型仙鹤在仰望东升的太阳。

这个屏风叫一品朝阳,寓意一目了然。

太阳比喻皇帝,仙鹤比喻一品总督,此图案和一品文官胸前的补子一样,既代表官衙威仪,又表示对皇帝陛下的忠心。

最靠近总督虎案位置的墀台,都是三品以上的深蓝色文武官员,每人都得站着。

在他们后面、应该是四五品官员。

肃立于堂门边的,是着石青色朝服的六七品官员,人数最多。

今天人来得确实不少,七品的文武官员,只能站在正常高门槛之外,连总督的面都见不上。

就这样,文武左右分列,从上到下,品级、服色等排列整齐,一目了然,等级森严。

陈天华今日穿的是绸缎便常服,他走到了正堂中间位置。

没有排入队伍里,却忽然发现自己显得另类多余。

他觉得自己不应该走入正堂中,而是在正堂偏厅休息等待才合适。

昨晚那位礼房主事章于孝,他没讲得明白,而现在应该有人引他到偏厅才是。

旁边三品官员纷纷盯了他一眼,晃头晃脑都没说话,但对他的身份表示疑惑。

想想看,两江三省但凡三品以上大员,屈指可数,他们几乎经常相见,都能叫出彼此姓名。

这突然间,朝堂之上多出一个陌生人,而且十分年轻,这不让人诧异吗?

堂内警卫和幕僚执事,也发现了这个不正常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