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又安慰她道,“我父亲和母亲常常教导我,就算是蚍蜉之力,难以与世道相抗,但也要凭着自己的力,能做一分是一分。我虽救不了天下女子,但是能救一个是一个。”
黛玉说罢,面上又有几分愧色,又对张漱玉道,“我早前在京中,就连姐姐这么好的人,也不敢说那地方,只是因为我那庄子,也收了不少为权势不容之人,虽说我父亲有些官职在身,未免麻烦,也不敢露了风声。”
张漱玉听罢也点头,都是在京城之中待过的,黛玉这么做冒了风险,而且那些逃了家的女子,做父兄或是丈夫的,仗着三纲五常,就是去劫了出来,或杀或卖,官府都管不得。
最好的法子,就是如同贾府里那个大姑娘,逃了出去就没个消息,就当时死无对证了!
为何官府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贾家判罚也直接漏了这人,赦免的时候反是都写上了,不也是想放她们一条生路吗?
是以张漱玉也没有在往下问,黛玉究竟收留了那些女子,毕竟若是黛玉想说,自然会告诉自己的。
黛玉这边起了个头,就像趁着这边冬日,略微农闲之时就也办个女学,这女学不是京中那等教女子读书识字的女学,而是教当地的女子,一些简单的清洁布置,病症用药,乃至产育等事。
毕竟若是教边的女子吟诗作赋之乎者也,不过也是‘何不食肉糜’,只图个名声罢了。
只是若想叫这些女子能放下家中的活计过来,只靠官府告示却是不成,就连黛玉在庄子里,也会给庄子的女子们奖励。
黛玉早算过了花用,若是试验的第一批,比着她道嫁妆来世,却也花用不得几个钱。
不料却被张漱玉否决了这个方案。
“你这嫁妆虽多,却也不能时时都用你的家资,不然能顶几时?”
黛玉连忙解释道,“我也不是总要自己出钱,只是如今不知实际效用,先自己掏钱试一试,将来再有什么动作,也能有理有据。”
张漱玉却是一笑,又摇头,“我知道玉儿素来谨慎,只是我觉着玉儿做事历来很有些成算,倒也不必先试了,免得将来有人见你出了第一次钱,就念着你出第二次,若你不出钱了,还反咬你一口,说你吝啬。”
“这些夫人珠钗上的珍珠都那么大,定然是富得流油,玉儿若是不嫌麻烦,倒是不如从她们身上榨一榨!”
张漱玉这么说,黛玉却忽得又有了个主意,本来敬王和林如海就等着冬日事少的时候收拾这些人家,自己何不顺便再将他们搜刮得更干净些!
“多谢姐姐提点,不过咱们头一批,不找管家夫人,要请就请……商户家的娘子。”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今天的更新
明天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