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扎人的手艺,”他竖起一个大拇指,眼角眉梢肆意飞扬,叫虞姜差点忘了他的年纪。

他嘿嘿一笑:“那是这个!”

...第一么?这么自信?

他又道:“看见村口的地图了吗?早些年我们这儿也算有特色、来这儿旅游的倒真不少...村东头的郭嫂子做饭那叫一绝,来这儿就没有不吃她家的农家饭的...原先的市集逢五必开......哪回都是人满为患,来我们这儿买纸扎物件儿的游客多得数不清。”

“后来呢?”虞姜继续问。

“后来......”老头打扇的速度慢了些,好像沉浸在了回忆里,“..时代进步啦,这些手艺现在的人都看不上啦......再后来...村里建了一座造纸厂,说是什么梅什么买公司给建的,不用村里人出钱,还让村里人去上班。”

“..说是...提供什么就业机会。”

“珀梅布买?”虞姜皱眉。

“嗳?对对,就是这个什么不买!”

“自从建了这么个厂子,村里的年轻人确实有就业机会了——都被招进去做工了——就连扎纸的手艺都搁置了......不过年轻人有个营生也好。咱这手艺也早都不挣什么钱了,他们年轻人没那个耐性学这个。”

“听起来也还不错......”

那村子又怎么会变成现在这副模样?

“哼,”老头忽然冷笑了一声,“要么怎么说古话说得好呢,‘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

“造纸厂建起来没两年,村子里就出事了。”

村子里出事了?

虞姜还记得,巴士上的游览手册中对冥阳路44号纸扎村有过一段简短的介绍。

上面...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不是说频频出事的是造纸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