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一样,大楚先出兵,再不打回去,当他们是软柿子捏的。
耶律加央没有制止,也没有责怪,而是接着说:“调兵不容易,运送粮草就更不容易,粮草不到,十万大军活都是问题。”
“运送粮草走的也是这条路。”耶律加央在母亲河源头那里画了一笔,这是河水最浅的地方,容易让马,车,人经过。
除了这一处,都是水流湍急,往下游走,河面很宽,水也深。
除非有船,否则轻易过不去。
大楚退至母亲河,不单是退兵,更是为了占这条路,这条路很重要,就像山谷一样。
尼玛咬了咬牙,“王上,属下恳求带人去拦截粮草!”
拦截粮草,断大楚后路,把大楚赶回去,也不用杀很多人,乌迩也不用死人。
耶律加央的确有这个打算。
“尼玛,丹增,你们带二十个人拦截粮草。”耶律加央下令,“记着,乌迩人走过的沙漠比大楚人多,别在沙漠吃亏。”
过河只能坐船,大毛二毛保驾护航,他们能看懂耶律加央的手势,能给乌迩人指引方向。
二月底,水凉,水流很湍急。
乌迩人在草原上,虽然离母亲河不远,但是没人去河里玩,也没人下水,江河湍急,乌迩以山林畜牧为生。
尼玛和丹增不会水,是彻彻底底的旱鸭子。
带的二十个人也不会,三月的水还是冷的,冰凉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