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页

可一旦在现场观看时,才能感觉出有多震撼。

在观看时,有人指着火箭顶端,奇怪的问道:“是不是和原先的火箭不同,怎么上面有个尖东西?”

对于关注火箭飞船的人是一眼就看出了变化,不过没几个人放在心上,只当是设计方面的不同。

只是在记者采访的时候,身为总设计师的蔡学文给出了答案,“这是一个标志,一个示意着载人航空的标志,同样也是宇航员的一个保证,这是一个逃逸塔,在发射十五分钟前如果出现故障,宇航员能转移到逃逸塔中,从逃逸塔发射回到地面,如果没有出现问题,火箭在点火后,飞行到一定距离会将逃逸塔丢弃。”

也就是说发射之前真要出现故障,宇航员还有逃生的可能,可一旦发射后,就算明知道出现问题,也没有逃生的机会了。

这真的是一次冒险。

但祖国的十五名宇航员们,已经做好了冒险的准备,他们毫不畏惧。

“蔡教授,这次登上载人航空的宇航员是谁?”记者问道。

比起了解飞船的大概,这次的焦点大部分都在宇航员身上。

国内第一次载人航空,同样也是国内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怎么可能不让人激动期待。

早在知道发射载人航空的消息时,十五名宇航员的名字就登上了大报,全都在好奇着谁会上去,又会上去几个人。

蔡学文回答:“这次的舱内只准备了一个单人航天器,所以只准备了一位航天员,他就是……”

蔡学文微微顿了顿,然后身子望着一侧让了一下,对着台上打开的房门,他道:“他就是杨方远,以及后备第一阶梯邵石、赵染,后备第二阶梯范孙佳……”

随着他的声音,一个个穿着太空服的人走了出来。

他们站在高台上,全都望着前方。

这一幕,被记在了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