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钱同志真是观察细致,刚来就发现了问题,车间里这么多人,竟然都没有一个注意到。”熊建平夸道。
钱倩心想:不是没有人注意到,就是吃大锅饭吃习惯了,干快干慢一个样。那位女工,应该是想做完之后,再自己干点私活的。她的操作台下藏着的毛线针都露出来了。
其实这套操作在三十年代的美国,就被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后来流向全世界制造业,中国也跟着学了一些,但是,只学到了流水线分工操作,没学到老资本家的精髓。
那就是挑一个技术最好的工人,看他做完标准操作需要多久,然后把这套操作手法统一培训给所有的流水线工人。
钱倩觉得自己今天得罪的人够多了,索性再加码:“像车间这种工作量可以用数字统计的,就应该执行计件工作制,做的多,赚的多,不然做一百个的人拿的工资跟做七十个的一样,哪还有精神。”
她今天敢在特一厂大放厥词,就是明摆着日子不想过了!
什么南钢厂、特一厂!
冶金厅我都不在乎了!
姐明天就要去A公司上班!没有A公司,还有其他外企,反正她肯定能挣到足够买股票的钱。
此前程波在资料室里,已经觉得钱倩好敢说了。
今天,他才知道,原来那天钱倩压根就不算发挥。
她居然敢在一个大厂的厂长面前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