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页

临阙 枫桥婉 1493 字 2022-10-01

【重点】本文1v1,明确是从他们相遇开始,一直到生命尽头,都是彼此唯一,陛下现在、以后都没有后宫。但本文并不“溯及未相识前的既往”,也不符合身体上的“双洁”。

【主要雷点】皇帝少时登基,起初受制于太后,没有话语权。钟太后在临朝称制期间,为了多重有利于她自己和亲儿子齐王的政治利益,曾给皇帝纳过一妃。妃子出身嘉诏徐氏,是向太后自荐,然后被选入宫的。和皇帝没有感情可言,各有筹谋疏离至极,但有一个孩子(小太子),徐妃在两年前协助齐王宫变,失败后自戕去世了。

无法接受相关设定,现在即可退出啦,但若有对人物设定合理性、逻辑性等质疑,还请先看完下文再作论断~

设定缘由下面将展开讲一下,主要因为曾经收过一些不同角度的质问,我发现我还是直接都写清楚比较好。

————

关于纳过一妃。这里要说明一下,按照古代传统,天子大婚后开始亲政。于少时登基的皇帝而言,立后大婚并不是单纯的成家,更主要的是寓意着皇帝已经长大,太后该要还政于帝了。

钟太后是皇帝继母,还有自己的亲儿子要扶持,当然不愿意皇帝立后大婚,一拖再拖。但随着皇帝年岁见长,登基好几年了,后宫还一直空置,也没有任何子嗣,肯定不像话。不要说皇帝母族了,维护正统的臣民也不会愿意。

所以最终双方各退一步,太后以皇帝年轻,防止他沉迷声色等理由,暂不立后,先只给他选了一妃,此外还有别的政治原因,暂不赘述。

至于陛下对纳妃的意见,不用问他,天子权柄都不在他手里,受制于人那就没有发言权。

关于小太子,实际上这个设定我考虑了很久,也有想过其他方案,比如坐稳江山后从旁过嗣,但最终还是否决了。一方面是部分剧情需要,更主要的是因为陛下的处境比较特殊。

凌烨虽然是先帝元后所出的正统嫡子,但是继后钟氏的长子齐王、次子敬王也都算是先帝嫡出,而且齐王还比他还要年长,一直以来对皇位虎视眈眈。

就算宣熙六年,皇帝斩杀齐王,夺回了权柄,但那不意味着他已经彻底坐稳了皇位,从此高枕无忧了。前六年钟太后执政又不是白干的,况且齐王没了,还有敬王。

陛下十四岁登基,现在的时间线是宣熙八年。一个在位八年的皇帝,如果在零子嗣的情况下还一直神奇地保持着零后宫,朝堂众臣没意见,他的母族居然也坐得住,那我真的就只能想到一种可能了——他天生不举。

如果说他是先帝独苗还好,但是前有嫡子都会走路的齐王,后有各方面健全的敬王,皇帝真的可以直接换人了。都用不到八年,宣熙四年太后给他纳妃之后,离他下岗之日就不远了。

凌烨是先帝元后嫡子,钦定的太子,做不了皇帝,就只有死,没有第二个选择。皇权斗争是残酷且无退路的。

小太子清晏出生于宣熙五年,对当时处境的凌烨,算是一件好事,给朝堂上为数不多的保皇党吃了一颗定心丸。

小太子的生母就是徐妃,这个孩子对皇帝、太后、徐氏都有政治意义或利用价值。对必须韬光养晦没有话语权的皇帝而言,不是徐氏也会是太后安排的其他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正是因为清晏的生母是徐氏,是太后的人,所以他才会顺利地出生,太后才容他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