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微笑着的,可庆国公颜愈和那名御史已经欲哭无泪了。
谢初出列跪地,黑着脸求陛下收回成命。御史台、大理寺、礼部尚书亦陈明国法,言此举大为不妥——换句话说,非休沐不赐假,颜云非便首先是武英殿人,让只伺候皇帝的天子近卫都去伺候颜老太爷,敢问他受的起吗?
这回倒也不能怪庆国公蠢,说实在的,朝堂上大多数人都没想来这一茬。可没想起来归没想起来,嘴长在自己身上,谁让颜愈贪心不足,办了弟弟,还不放过侄子呢?国法昭昭,错了就是错了。
——颜懋死了四天,他儿子没陪葬,反倒庆国公完了。
纯臣和颜党当即参了起来,世家党也不好干看着,一条船上的人,绞尽脑汁地为颜愈辩解。
两边人轮番说完,皇帝倒没生气,点了点头,说众臣都有理,让天子近卫去侍疾是朕考虑不周,但老太爷重病在身,确实让朕担忧,也让庆国公时刻惦念。庆国公一片孝心无可厚非,这么着吧,论侍疾,没有比当儿子的更本分的了,便赐告庆国公,准其归家为父侍药,凡澹川颜氏在朝历练的嫡系子弟亦一并赐假。
皇帝话一落,宣政殿上看向颜愈的眼神里只剩下“同情”了。
“无可厚非。”
皇帝确实没治他失言之罪,甚至还施了恩。
所谓赐告,便是准其带印绶归家侍疾或养病。
乍一听是好事,可赐告只有三个月,三个月一到,病没好,就自动免职了,等病愈后再另行起复。
要知道颜愈可是三等国公,掌户部,加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位高权重,到他这个位分上,侍疾这种事按朝中惯例都是由家中子侄代行的。
让他赐告归家,那就是夺他的权!
偏偏用的还是为父侍药这种理由,颜愈若敢推辞不应,那就是妥妥的大不孝。
伦理道德这把刀实在好用,捅在谁身上谁知道痛。澹川用它捅死了颜相,现在皇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剥下庆国公府一层皮来!
杀人诛心,刀还是颜愈自己递的,他要是不起颜云非侍疾的头,按朝中以往惯例,皇帝还真不好反将这一军。颜老太爷痼疾在身,别说三个月,让他三年,他都好不了,皇帝不可能再赐颜愈展假,他的官免定了。老太爷若是撑不久直接死了,颜愈又要丁忧守孝三年,总之庆国公府是一定要衰了。再加上颜愈为了造势,给在朝历练的嫡系子侄也请了假,现在皇帝一并赐告,这些后辈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有机会露头了。
满心澹川的颜老太爷为了他的家族,活着好还是死了更好,真是个让庆国公府头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