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老人家家中只有他一个,儿子儿媳都去城里打短工去了,留他一个人在家,整日也没什么人说话。如今顾准来了,他便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

韩斯年自始至终都没说一句话,顾准反倒同这个老人家相谈甚欢,一时听他说起了村里头的事情,其中还有些田税的说辞,惹得顾准上了心,他道:“我听说南边已经开始改革税法了,想必要不了多久便能推行起来,届时的新税法按田亩多少征收税钱,可免去不少冤枉钱。”

老人家听着很是不信:“那不过都是糊弄人的东西,就算有朝一日真推行了咱们这块地里来,凭着那些皂吏的手段,也绝对不会让我们少交一分钱的。”

他说着有些颓然。

顾准知道这里面怕是有什么故事,却也没有深问。因他知道,变法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盐官县之所以能够成功,那是因为有他师父盯着,换了别的地儿可就不一样。

晚上睡觉的时候顾着还在想着这件事情。

韩斯年收拾好了被褥之后,见他坐在窗边眉头紧锁,便知他是为了傍晚的那句话,笑道:“公子这还没有当官呢,就开始忧国忧民了。”

顾准听他这么说,也觉得好笑:“确实是我多心了,只是这一路走来也没见过哪些人家过得好,所以才有些担心这变法。”

韩斯年对朝廷跟皇帝没什么指望,所以道:“若那些人真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你便是再担心也没用。”

韩斯年直起腰,他倒是想起来一件事:“与其担心这个,还不如担心日后到了京城会多少对头。你在盐官县办的事虽有李大人帮着遮掩,但若是有心人想打听的话自然也能打听得出来,更何况你还与太子交好。只这一点,就势必会得罪二皇子一派。等来日咱们到了京城,说不定还有一场大戏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