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国家都支持。”欧也妮与博诺两人一瞬间做出了共同的相同的决定。这几年,两人之间配合的越来越默契,如同共同做战的战友一般,往往只要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心意。

博诺不是心里没起过绮思,可是他知道自己不能提,一旦提起,说不定法国的第二次民众起义就会出现。现在这样就很好,大家一起破坏一个旧的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比只建立一个小家庭更有成就感。

两个人都是想到做到的人,这次派出的不光有帕布洛,还有在西班牙卸任的里埃哥。这位西班牙人心中革命的拯救者,从美洲归国之后,只出任了一届陆军部长,就来到巴黎,非得要追随欧也妮。

欧也妮哪儿敢使唤他?自然客客气气的敬而远之。可是里埃哥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一直觉得如果没有欧也妮的话,他和他的军队不是被西班牙当时的立宪政府吞并,就是在美洲大陆缺吃少喝自然消亡。

所以在他带着军队重新踏上欧洲大陆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下定了追随欧也妮的决心。欧也妮不派任务给他也不要紧,帕布洛可是他最信任的人,不管欧也妮派给帕布洛什么任务,里埃哥都会抢着去完成。

既然给不给任务都一样做事,欧也妮慢慢也就把一些事情交给里埃哥来做。不得不说,一个凭一己之力,可以让原西班牙王室不得不承认《宪法》的人,里埃哥比起帕布洛的能力强太多了。

他所到之处,不用多长时间,就能更快的纠集起起义的队伍,让当地的政府焦头烂额。

这一次帕布洛分到的是波兰,而里埃哥分到的则是瑞士。哪怕已经成功的引导过荷兰、奥地利的人民起义,里埃哥对劝说瑞士人民起义心里还是没底。

“欧也妮小姐,相对来说,瑞士王室对人民的压迫没有那么重,民众自身推翻现政府的意愿并不强烈。”所以为什么不到更容易发动革命的地方去呢?

欧也妮对瑞士这个国家一向没有什么好感,说起来全欧洲的国家她都没有什么好感,只是瑞士尤甚。听到里埃哥问起,她笑了:“瑞士的立国思想,就是明哲保身,为此对别国的糟遇不闻不问。”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这一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哪怕这个世界是否存在二次大战,还是一个未知数,欧也妮觉得还是让这个国家的国民性发生一点儿变化的好。并不是说推翻了瑞士王室,整个瑞士的行事风格就会马上转变,可是潜移默化,欧也妮还是希望做到的。

里埃哥本来也只是发现欧也妮对瑞士的不满强于其他国家,现在得到一个解释,不管是不是实情,他都不再追问,直接做自己的任务。欧也妮却不得不思考,怎么才能对已经取得革命胜利的国家,进行潜移默化。

统一思想什么的就不用想了,整个欧洲各国人骨子里都是侵略性,他们信奉自己没有的东西,还是抢起来比较轻松,不然博诺与她鼓动各国起义也不会这么顺利。

就是去哪儿抢,还是值得考虑一下的。

欧也妮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十几年,前世的记忆离她越来越远,却并不防碍她还记得,自己原来的国家,曾经遭受过什么样的苦难。

现在她手里的钱只剩下一个数字概念,除了享受最好的物质外,欧也妮觉得自己明显可以多做点儿什么。所以她会对博诺支持别国起义有所侧重,把所谓八国联军的国家列入以最先支持的名单。

英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已经是民选政府,现在在欧也妮的引导下,目光没有放到东方,而是集结在遥远的美洲,在那个大陆上投入了本国可以对外投放的最大兵力。

以和平自居的瑞士,在这次的计划之中,内乱一起也没有精力再对外发表自己的和平言论。至于德、俄两国,都是神圣同盟的坚定成员,与法国等民选政府国家对立下,很快会有一战。

当整个欧洲大陆都漫延在战火之中的话,欧也妮相信,他们分不出什么精力,支持东印度公司到亚洲大陆做恶,相对来说,故国能够利用的机会就增加不少。

这是她能为故国争取到最多的时间,如果这个世界的大清还不觉醒的话,欧也妮觉得,让他们痛一下才能觉醒的话,自己也可以去做那个打痛他们的人。

总好过让别人的坚船利炮摧毁大半国土。

这让欧也妮空前忙碌起来,她选择培养了一大批各国思想解放、眼光开阔的学生,向他们灌输战争不是为了抢夺资源,而是让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和平生活的理念。

这些学生回到自己国家之后,把这样的思想向自己周围的人传播,哪怕影响不快,也一点一点在各国不愿意争战的民众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