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三合一】最佳时刻

响片响在最好的时机。

即使没有在体力最佳的时期,盛恕的动作依然和之前一样完美无误。

他已经拉响了响片。

而在射箭时,只要一个人的动作成功了,这一箭就等同于成功了百分之八十。

透过瞄准器,红点和黄心重叠在了一起。

但是此时,象征着时间将要告罄的黄灯亮了起来。

盛恕因为重新拉弓浪费了不少时间,如果这一箭没能在规定时间□□出,无论动作有多完美,他依然没有分数。

他注意到了灯光的变化,但并没有着急。

即使勉励拉开弓的每一刻,肌肉都在从里到外地嘶吼着疼痛,他也依然一丝不苟地应对着。

就像一个猎手,寻找着最合适的角度和最适合完美的时间。

一旦确认了感觉,下一刻——

利箭离弦。

箭支离弦的那一刻,反曲弓的弓身向下自然坠落,被盛恕的护弓绳系住,才不至于掉下去。而那条白色护弓绳的尾端在空中轻轻晃悠了一下,划出一道漂亮的圆弧,也落了下去。

盛恕依据着之前的动作轨迹,将姿势维持了一瞬,抬起眼,看着前方的赛道。

在这个轮次之中,其它人的箭早已射了出去,分数如何,也都尘埃落定。

唯有他这一支被响片拖了几秒的箭,现在才终于飞向天际。

那支箭以一道优雅的抛物线划过天穹,俯瞰着70米长的赛道,在微微发灰的苍穹下,尾羽的那抹红被映衬得格外张扬而耀目,像是一簇燃烧着的火苗,就此被牢牢地烙印在观众的视网膜中。

盛恕本身就是个足够吸睛的人,他的箭却比本人,更能叫人为之惊叹。

那支箭、那支盛恕在极端劣势的情况下射出的箭,稳稳落在十环的内圈,甚至连一点线也没压。

所有在场下观看比赛的人不约而同地静了一刻,紧接着,是此起彼伏的感叹。

“太强了!”

“场上响片不响,换我就要疯了,盛恕竟然还能越射越好!”

“他竟然没受到体力影响吗?”

就连教练们也都不由得赞叹几声。

他们见多了各种各样的队员,盛恕这种立刻凭借极强的心理素质调整好状态的队员并不罕见,但更令人欣喜的是,他没有仅仅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回及格线,而是达到了更高的水准。

箭靶在七十米开外,今天还有风。

在横风和重力的干扰之下,盛恕托着疲惫的身体,抗住了最重的压力。

甚至还能更上一层楼!

郑君的嘴角止不住上翘,眼底的欣喜根本掩藏不住。

“盛恕是遇强则强的性格,”他说,“压力越大,他能爆发出来的潜力也就越大。我看着他射箭的风格,虽然不太明白,但总是觉得只要有一息尚存,他就永远不会真正失败。”

射箭与人的心理有很强的关联,一个人的性格和经历的过往时常会被反映在这项运动之上。

而盛恕通过射箭所表述出来的,是一种和年龄、背景、表现出来的性格完全不相符的韧性。

——即使身在绝处,也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盛恕站在场上,喘了几口气。在这种时候,人连呼吸都好像是灼热的。

他的状况并没有因为这一箭的成功而好转多少,反而叫人更加疲劳。

可就如同大师说的一样,“体力是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盛恕这块海绵大概要被压瘪了,不过索性还能再分出一丝体力让他坚持下去。

虽然,老实说,他也分不清那究竟是体力还是在靠着意志力和那点胜负欲在强撑了。

但是在放下弓的时候,盛恕不由自主地想起上辈子教练对他说的话。

“人只有活着,才能射箭,才有资格谈论输赢。”

为着这一个念头,他勉力熬过了疾病缠身的那些年,直到现在,克服重重问题再回赛场。对于身为运动员的盛恕而言,他觉得那已经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地狱了。

但是同时,这也就意味着没有其它任何东西能够让他退缩一步。

场上的小小骚动很快过去,比赛仍然需要继续。

教练们看着盛恕从一瞬间的晃神里走出来,然后继续比赛进程。

响片的意外和那出奇好的一箭于他而言没有任何影响,像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插曲。

那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而盛恕只顾着、也只能选择向前。

赛场之外,盛恕和关京华之间的分数屡次变动着。

先是盛恕反超关京华,接着环数又被扳平反超,盛恕的下一箭又紧紧追回来……

他们能看出来盛恕很累了。虽然射箭比起其它运动而言温和不少,但那只是相对而言,需要的体力绝对不少。

而盛恕的疲劳,也是肉眼可以看出来的。

所有人都在想,下一箭,盛恕的响片是不是又会出差错,他会不会出现失误。

可体力将要耗尽的少年就是顽强地支撑着,一点错也没犯过。

明明这只是144支箭里的最后六支,在这两人之间,却像是奥运决赛时一样,谁也不肯退让一步,每一环都至关重要。

在场上的两人虽然看不到彼此的分数,暗中也在较着劲。而观赛的人们看着这两人紧追不舍的比分,也跟着热血沸腾。

“盛恕又一次超过关哥了!”

“关哥这次把分数扳平了!”

“还剩下最后一支箭,到最后决胜的时候了!”

所有人都为二者捏了一把汗,对于比赛结果也越发期待。

获得胜利的会是公认的市队一哥关京华,还是新来的射箭天才盛恕?

在最后一箭离弦之前,一切都无法料定。

绿色信号灯再一次亮了起来。

备受瞩目的两位运动员同时走到起射线上,跨线站立。

他们隔着几个靶位,面对不同的靶子,同时持起了弓。

然后是刻入骨血一般的拉弓、瞄准、和撒放。

天气热很热,空气很闷,引线被点燃了,这或许就是炸//弹引爆前最后一秒的平静。

盛恕感觉自己被割裂成两半。他的一部分平淡极了,只要按部就班地射箭,而另一部分像在燃烧,渴望射箭、渴望结果、渴望胜利。

他相信关京华也是一样。

于是,那两个人的箭在同一时刻离弦而出。

70米赛场上,刻着“关京华”和“盛恕”名字的箭支划出优美的抛物线,嵌入靶子。

在两位选手还没有通过望远镜看清箭的准确落点时,场外紧紧盯着他们靶子的观众就得出了结果。

十环!

两个人都是十环!

在比赛的最后关头,他们同时射出了最好的一箭。

随着这一箭,场外观众们紧紧揪着的心终于落了回去。

“原来是平分啊,”有人感叹道。

“挺好的,他俩谁不是第一我都不愿……”

第二个人的话戛然而止。

因为射箭是不会有两个并列第一的。

当两位射手总环数相同时,就由射得十环数量更多的人获胜,如果连十环数量都一样多的话,就按照被记为“x”的内十环的数量判定输赢,反正总有一种方法能够分出第一第二。

这样的规则确实残酷,可也正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

单纯来看射箭队比赛的观众们没有记住每位选手的环数,但是他们的成绩已经被专门的记分员记录下来了。

在144支箭的激烈竞争后,关京华获得的十环数量还是更胜一筹,取得了市队资格选拔赛的第一。

盛恕在后期因为体力这样的客观原因略显吃亏,只能位列第二。

但对于一个第一次参加这类比赛的选手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成绩了。

“和关哥的总环数相同啊……”下了场的其它队员看着盛恕的成绩,几乎难以置信。

“关哥在男队现在绝对是第一啊,盛恕的总环数和他相同,可他才来多久?”

而且更让人在意的是,盛恕接触射箭的时间确实没有多久。

体力现在对他来说还是个限制,这不好提升但也是最容易随着时间流逝而增长的。当盛恕能摆脱这个问题之后,他会有多强?

在他现在的状态下,第一轮就能赢下关京华,那么以后呢?

他们几乎能想象到,盛恕会有着怎样的未来。

即使他现在还并非第一。

关京华这次能赢,本身没有什么悬念。但当经过了比赛中的一系列逆转后,谁都知道他的第一有多来之不易。

关京华看到自己的排名时,手都是颤抖的。他几乎不敢相信,在第一局失利的情况下,自己还能扳回一城,以微弱的优势获胜。

或许只要人不放弃斗志,就总有成功的一刻。

谭岳一看见成绩,就欢乐地跑过来和关京华碰拳。

“我就说你可以的吧,关哥?”他得意洋洋道。

“他们最后都觉得盛恕会赢,就我相信你!你看,果然还是我慧眼识英雄。”

关京华笑笑:“幸好我没有辜负你的信任啊。”

“那是,”谭岳没心没肺地笑起来,“我知道你的,就算现在你还不是最强的,未来也总有一天,能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

他也说不清楚那种信任从何而来,但对自己的朋友充满信心,并不需要理由。

如果关京华缺乏勇气,那么他时时刻刻站在他的身后,给予支持,这就足够了。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获得参加全国奥项锦标赛资格的人选已经出现了,男女各七人。

资格赛已经结束,更多的事情才刚刚开始。

教练们着手准备把参赛者的名单上报,还要为选手们进行复盘。比赛结束后,盛恕只来得及见了郑君一面。

市队总教练一脸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好到超出他的预期。

盛恕一点也不心虚地接受了他的夸奖,然后小声嘟囔道:“倒是有几箭还可以再改进一点。”

他所说的几箭都只有细微的偏差,与之相比,响片注明的体力问题明显更大,但盛恕却只字未提。

正常来讲,人都会盯着自己最薄弱的地方,但盛恕并没有把体力当成自己最大的阻碍,也没有满足于目前的成绩,一心进取,精湛技术,这个心态确实很好。

“现在先别想这些了,”郑君心里夸了他两句,面上却依旧风轻云淡,“等晚上就有复盘,每个人的问题都会一一提到,你先趁着有时间,好好休息一下。晚上复盘的时候,千万给我认真听,不许走神!”

他说完,见盛恕脸上笑意好像不像平常那么明显,关心了一句:“怎么了?还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