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轻人有点意思啊。

紧接着,他就着刻舟这本书,抽查了瞿秋离几个问题。

瞿秋离全程对答如流,甚至还加入了自己的见解。

苏延卿很满意,连连点头,这不是个死读书的人。

看来他老师推荐得没错,这确实是个可塑之才。

校考完毕,苏延卿说起来题外话,“你是京城瞿家的孩子吗?”

瞿秋离愣了一下,“不是,我是个孤儿,从小在安市蔺家长大。”

苏延卿也愣了一下,豪门圈子他不是很了解,“抱歉,我就是看你有点熟悉。”

瞿秋离笑了笑,“没关系,您可能忘了,前段时间,陈智文跟您打电话,那个刻章的事情。”

苏延卿恍然大悟,还有点开心,“所以那个捡漏的年轻人就是你?”

“是我。”瞿秋离说,“我非常喜欢您的作品,还得感谢您当初愿意将刻章送给我。”

到现在,那块印章都在店里展示柜放着,与祁明哲的山水图一起,店里就这两件非卖品。

“不必谢我,还是你自己的眼神好。”苏延卿爽朗大笑,“你这年轻人,后来还让陈智文送来了一个青花笔洗,我收下了。”

是个有礼的年轻人。

说完了题外话,刚好其他几个参与复原工作的老师们都到了。

几千片甲骨碎片,肯定不可能让苏老爷子一个人做。

这几个人以前都是苏老爷子的学生,年纪也都四五十岁了,从业至少十几年了,专业水平肯定没得说。

只有瞿秋离这一个走后门进来的。

这也让瞿秋离更加坚定了,自己一定要好好跟大佬们学习。

“开始吧。”苏延卿发话,“先把你们能做的挑出来,自行分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