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页

“得收束?吧。”岑三夫人问。

“看看吧。”岑三老爷想着自家的日子过得没有那么好,家里缺钱。

可是他们是罪臣,不见得有人愿意跟着他们读书。有的人可能就觉得他们的品性不好,毕竟读书人的品性很重要。

那就只能试一试,他们要是不试一试,又怎么能知道结果。

“等过年后再说。”岑三老爷道。

“也是,过一个好年要紧。”岑三夫人道,“免得生出其他事端。”

而柳延庆就是时不时抱着女儿去学堂,哪怕女儿还小,也得让女儿听一听。孩子还小,但是潜移默化。

石元村的人都知道柳延庆喜欢带着孩子去学堂,学堂的夫子倒也没有阻止柳延庆。

“这出身侯府的人果然就不一样。”张寡妇感慨。

“是。”史氏附和,“就要过年了,您说是不是要多做一些吃食,还是跟往年一样。”

“多准备一些吧。”张寡妇道,“等你们生了孩子之后,让孩子也去读书。”

张寡妇想家里又不缺那点钱,最主要的是让孩子能多读书。不管孩子以后在读书方面有没有天赋,都得让孩子去读一读,等到以后,孩子没参加科考,孩子也能做别的事情。

史氏摸摸肚子,她还没有怀上孩子。

“不用着急,你还年轻。”张寡妇道,“女子早早生孩子未必就好,那些年轻女子,有的人生的前面一两个孩子都夭折了。这就说明不该太早生孩子,不着急,不着急。”

“孙媳也不是多着急。”史氏笑着道,“就是想着这日子越过越好,有盼头。”

“可不就是。”张寡妇道。

张寡妇家以前没有这么富裕,多少人家都不敢把姑娘嫁到张寡妇家。那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张寡妇很凶很厉害,还有就是张家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