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又能代表学识身份,又能代表社会地位,他们对待的钢笔的态度,就像现代人对待法拉利的态度一样。

这些东西在淘宝都不贵,笔记本内芯6块8,钢笔三只不到十块钱,还送墨水。

带封皮的工作笔记10块7,欧荣买了三本,一本备课用,一本当学英文笔记用,最后一本也是学习笔记,不过是学学校知识用的。

她在村里初中毕业,但村里初中的程度和京市小学差不多,教教外国人学拼音还成,要是靠它拿毕业证,想都别想。

这些知识她虽然都会,但是样子还是要做的,不但要做,还要多做,不然你一个农村丫头都不用努力,就能考上北大清华,是个人都得把你当天才,可是考上北大清华之后呢?

欧荣知道自己不是天才,她就一定要在别人心里做个很努力的人才行,以后真的考上理想学府,要学习新知识,学的慢,或者跟不上,就都有借口。

笔记本内芯她买了一百个。

分一个给女儿。

还给女儿买了田字格和拼音本,不过这些本子只能偷偷用。

等晓丽学校的事情办下来,还是要在供销社买文具给晓丽。

第二天一早,她把孩子托付给哥哥,跑了机关一趟。

校长带着眼镜,看起来六十多岁,已经是能退休的年龄了,还在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着。

他看起来很和善,也确实很和善,当欧荣提出想让女儿来机关小学念书的时候,他没有觉得农村孩子就不该在这里上学,而且详细解释了机关小学的招生标准,以及为什么不收达不到标准的学生,并且亲切的告诉欧荣,只要她女儿能达到标准,他欢迎每一个孩子。

只是吴晓丽年龄偏小,班里都是比她大一两岁的孩子,而且这些孩子家境优渥,怕欧荣的孩子被欺负,叫她考虑清楚。

现在回去时间尚早,欧荣对京市不熟,就没事多走走,多看看,晚饭前才回去。

欧荣没想到的是,晚饭后,孙和平来学习的时候竟然自己带了笔记。

他手里拿着两本新笔记,其中一本还是给欧荣准备的,他把笔记递给她,说:

“单位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