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晓丽妈妈说的对,普通学校里的学生们虽然也是城里人,但大部分都是厂里招工后转的城市户口,这些人进城之前都是附近生产队的农民。

就是本地人,也有很多在附近生产队里的亲戚,虽然仍然有优越感,但只有一点点,不严重,他们的孩子们对乡下孩子友好很多。

◎最新评论:

【撒花】

-完-

第41章 、转学

◎错误的撩妹方式◎

不像他们学校,孩子们的家长,不是这个长,就是那个委,再不就是科研人员,全是高精尖人才。

不是说家长们歧视农村人,而是家长们的父母,亲戚。

为华国工作的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的思想和素质都很高,反而不会歧视农民群众,但他们太忙了,华国太缺人才了。

他们忙的没办法照顾孩子,几乎都是接家里的老人家来城里帮忙带孩子。

但帮他们带孩子的父母,家人,尤其是生活在改革开放前的老人,如孙乐奶奶这样的,思想顽固,封建陋习难改。

那是她们遵守了一辈子的规则,刻在了骨子里。

她们带出来的孩子,难免带上了这种习气,变得势力。

之前学校里全是相同背景的孩子,校长还没看出来,这次事件之后,问题暴露的格外明显。

偏偏这种事儿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好的。

晓丽妈妈说的没错。

也许转学对晓丽来说更合适。

而他和其他老师们,接下来的教育工作有了新的方向。

既然孩子们的父母相信他们,把孩子交给了他们,那他们就绝对要把孩子教好,对他们负责到底。

让为华国努力奋斗的家长们没有后顾之忧。

而老太太听到欧荣说要给孩子转学,老脸肉眼可见的乐开了花。

唯一的农村人走了,他孙子的学校又恢复了一片清明。

欧荣说的那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