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这百分之零点一里,能有一半考上大学,或者说愿意考大学就不错了。

高中毕业就能去厂里当小领导了,坐办公室,工资还高。

华国工人的工资是按级别发工资的,这是解放初期的特色, 第一次分级是按能力来分,后面每一次升级,要么就是能力提高了,要么就是资历提高了。

大部分高中生毕业的首先选不是考大学,而是去厂里工作,趁着年轻开始熬资历。

(ps:梅兰芳当年的级别是四十多级,工资一个月一百多块。——来自百度。)

足见大学生的稀缺。

后世都说解放初期大学生含金量高,只要是大学生,几十年后,有一个算一个,全是他们当时从事行业的领军人物,就没一个没成就的。

在当时确实是这样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政,府,工厂,军,部抢大学毕业生真是抢破头了,就属军,部最吃亏,一个都抢不来。

这时候有个不只是大学生,还是大学毕业生的孩子报名参军,就相当于鸭子进锅。

管你是独子,还是身高不够,还是眼睛近视,通通不是问题,军,部能让你个快要煮熟的鸭子飞了吗?

必须瞬间通过,马上安排进队,一天都不要耽误。

钱展飞没什么要收拾的,生活用品队里都给发,衣服鞋子什么都有,带几本书就行。

尤其是英语。

荣姐英语就很好,他也不能差了。

如果十年后,二十年后,或者三十年后有机会,他能去苏国,会英语总能打听到荣姐的吧?

他不求别的,死之前能见上荣姐一面就好。

钱展飞边往包里装着书,边说:

“妈,我问过了,我们队每个月一号发津贴,我是大学生,发的多点,一个月二十八块钱,我在部队没有花钱的地方,我都给你寄回来。”

“饭票粮票我就不寄了,队里训练量大,吃的多,别的票我也给你寄回来,你是京市户口,有粮本,要是粮本上的不够吃,你就去街道办申领军,人家属补助,只有独生子当兵才能申领,每个月五斤粗粮。”

“要是粮食够吃就别去领了,留给更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