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如果说其他三种考题测试的是士子的学识,那么策问反映的就是考生真正的处事能力和政治才华。

从科举兴起以来,策问所占的比重就不断加大,尤其是当朝实行科举改制之后,策问也从两道增加到了三道。

而策问大致分为经义策和时务策,经义策考察的自然是经义中的内容,时务策考察的便是解决朝政的能力。

从泰安元年开始,策题已不再以经史作为重点,反而有重时务的倾向。

但由于策题往往要言国家得失,军国利害,若是任由民众随意谈论,恐生其变,再加上西部跶坦虎视眈眈,泄露机密,也不是妙事,因为这些种种缘由,朝廷禁止印刷有关策论的文字。

所以如何对答策题,也变成了许多学子最为难的地方。

好在并非是完全没有根据,对策依旧可以用四书五经上的言论进行回答,因为策题往往以崇古为善,用古与今的对照来说明问题,大部分再列举三皇五帝等等历史人物留下的著名事迹,再对目前的情况补充和解答。

姜鸿所说的八个字,指的便是对策的要点。

谢舒这段时间都跟着姜鸿学习时策,但姜鸿却很少真正地讲解时策该怎么作答,只是带着他分析天下大势,与古对照。

渐渐的,谢舒面对一道时策想的不是它问什么,而是整个国家的现状以及问题,此时他哪里不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呢?

谢舒凝神道:“老师,学生明白了。”

姜鸿微微点头,感慨道:“容展,为师教了你有半年的时间了,其实,半年委实太短暂了些......”

姜鸿一顿又继续说道:“不过你令我很是意外,如今你算是学成了,接下来就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姜鸿的语气平静,但在谢舒听来,却有千钧之重。

谢舒深深一揖道:“老师厚望,学生必不会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