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开篇直言“向使文帝无此仁,则为欲而不为道,为伪而不为得.......”,这是从反面的角度,从假如文帝无此仁来说文帝的道德仁义,让人实在是眼前一亮。

一位考官爱不释手又读了几遍之后,不禁笑道:“此子若是其他并无错处,必能在前列了,只是不知是哪位高才,在座的各位可要猜上一猜?”

这是每次漫长的科考中,多日苦闷的闭关生活唯一的乐趣了。

虽然翰林院学士们大多都过着悠闲的岁月,平日里要么研讨诗文,要么编纂书籍,但他们也并非对朝野上下的消息一无所知。

每年汇聚京城的试子有很多人会提前赶过来,想方设法地拜见他们,当然不是为了打听今年科举的题目,而是为了求得他们的青睐。

毕竟会试的斗争何其残酷,英才汇聚,谁又能保证自己在考场上一定能够发挥出色,入考官的眼,不如先呈上自己最为得意的文章诗作,若能让考官眼熟几分,也有不少保障了。

所以翰林院朝中最清贵之处绝非虚言,每次考试之前“请谒者如林,献书者如云”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然而众位考官此时看着眼前的试卷,实在是想不起来呈递到自己府上的哪篇文章可以和眼前的字体对得上号。

倒是有一人猜测道:“此人莫不是前段时间在京城大出风头的孔修?听说他文章有独步天下的美誉,想来便是他了。”

另一人却道:“我看不然,孔修的文章我见过,他行文也喜欢剑走偏锋,但文辞上波澜老成,颇有大家之风,不像此篇辞气还有几分清丽之感。”

众人又猜测了几个名字,可还是不能确定此人来历。

罗青也毫无头绪,这时他注意到一旁的张胜从始至终都没有参与过,不过看他神情,似乎已有定论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