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早一点就早一点,嫂子,充分表达了我做姑姑对这位小朋友的期待呀!”届时家中添丁,是一件大喜事,好事总能抚慰一下双亲的心吧?如果有朝一日事情并没有按照计划妥善解决的话。

“你主意一向大。”刘安凝嗔怪地点了点薛半夏的额头,不再多问。

在伙计的推荐下薛半夏买了做满月礼的小镯子,百日礼的小金锁,正看周岁的礼物时,被店内掌柜和伙计红红火火的声音吸引了注意力,店里人推推搡搡的,她将刘安凝护在身后,生怕店里有人撞过来。

店内五个伙计合力搬着一个不小的木盒子,小心翼翼的紧,衣着奢华的掌柜在一旁护着,口中不停地向身边四处躲避的客人念着“劳驾!”,手上还不时擦着额上的细汗。

“嚯,这匣子里装的是什么?掌柜这么见多识广的人物都紧张成这个样子?”

招待薛半夏她们的伙计笑眯眯地回:“应是郡王爷给长公主殿下准备的生辰贺礼,郡王爷真是孝顺,自己千辛万苦找了上好的玉石,又托我们掌柜的找了能工巧匠雕琢了许久,今日应该是做好了才拿过来,就等郡王爷来取了!”

“哦。”薛半夏应了一声,见那一小伙队伍吆喝着上楼了,便继续站到刘安凝的身旁低头挑着小孩子的玩意,却被她拉住了胳膊。

“半夏,不挑了。”

看着她满眼犹疑,薛半夏有些担心自己的心思被聪敏的嫂子发觉,只好讪讪停下,打哈哈地掩饰了自己的想法,买了两件便准备打道回府。刚走出首饰铺子没几步,一少年肆意飞扬、迎面打马呼啸而过,带起一阵飞尘。

薛半夏忙护了一下走在内侧的嫂子,心中正暗骂着,却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吆喝,爽快地紧:“嘿,薛丫头!”

她回身看去,原来是那夜在肃王府交手过的少年。暗骂变成了心虚。

那人下马走了过来,语气熟稔:“你出来买东西啊?”

不明白对方哪里来的自来熟,但是看过赵冶与他熟络的样子,薛半夏便自然而然觉得这人不是个坏人,也就顺势行了一礼:“见过公子。”

“你是不是还不知道我叫什么?”李星历看出了薛半夏眉眼中的疏离和防备,潇洒一笑:“我叫李星历,肃王爷赵冶是我小舅舅。”

经嫂子提醒,薛半夏才隐约记起长公主的驸马是姓李,她这才想明白对面这位可能是长公主之子、京中赫赫有名的李小郡王。

“想必郡王爷是忙着去看为长公主殿下准备的寿礼吧,半夏就不耽搁王爷了。”在这种人来人往的地界与京中权贵有什么别的牵扯非她本意,于是薛半夏话里话外催着对方走,旁边各位小妇人大姑娘的眼神已经够让她如芒在背了。

“成。”李星历出身军旅,向来痛快,刚才的所作所为也不过是想要给小舅舅的这位“熟人”撑撑场面,见珍宝阁进进出出的小姐夫人们都注意到了他们二人站在一起说话的样子,便也作罢,干脆地扭身离开。

突然之间他又回了头,冲着她兴冲冲地挥了挥胳膊,笑出一口白牙高声道:“对了,你答应要给我的药,别忘了啊!”

红衣墨发的俊秀少年哪里是什么郡王爷,明明就是一众未嫁贵女眼里香腾腾、油汪汪、让人不停咽口水的一块红烧肉啊!

现在红烧肉表现地与“京中一景”薛半夏如此熟络、亲近……

修罗场。薛半夏沐浴在着嫂子的暧昧眼神之下,各位认识的不认识的夫人小姐们嫉恨、羡慕的眼神之中,脑子里蹦出来这么几个字。

第13章

将马儿拴在一旁,薛半夏守在城外的长亭处时不时向远方望一眼。官道两旁的树被风吹得哗啦啦响,太阳就这么照下来,她甚至能闻到空气中的桂花的香气。

自从娘亲得知师姐等人要来京城,就高兴了整整两天,家中的客房、被褥都被吩咐收拾了个遍,甚至府里采买的食材都多了好多,今日又死活要让薛半夏来城外接师姐进城,生怕对方在这偌大的京城里多走一步。

薛半夏也想外公那边的亲人,近三年没见,她分外想见师姐。更何况,师姐还带来了她想要的消息。

等了近一个时辰,薛半夏看到了通往京城的官道上尘土飞扬,人马不少,她心中一喜,解开缰绳飞身上马,双腿一夹向那处奔去。

“师姐!”她冲着队伍打头阵的、身后背着一柄重剑缓缓而行的女子高声喊道。

郭迟早就看到了雀跃奔来的小师妹,脑袋后面的马尾一甩一甩的,听到对方欢欣的呼唤,她一向不苟言笑的面颊也不禁露出几分笑。轻轻一夹马腹,迎上了喜形于色的薛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