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这些事,除了珍妃,就只有静嫔知道了。珍妃她不能轻易动,若是能从静嫔口中套出什么,那再好不过。只是多日的调查,以她的直觉看,兴许此事并不仅仅是后宫女人之间的争风吃醋,背后,或许就藏着谁也无法料到的阴谋。

还是那个疯疯癫癫、神志不清的女人,她披头散发地抱着怀里的枕头,坐在桌下喃喃自语。皇后站在一旁,久久地、静静地看着她。

原本伺候在静嫔身边的两个宫女见皇后似是有些疲累,转身要去给皇后搬椅子过来。

突然,那桌布被里面的人掀开,一张惨白憔悴的脸露了出来,她张了张嘴:快,快去找孩子!

“你!……”皇后美眸圆睁,却见那桌布被迅速放下,边缘的流苏左右晃动,犹如皇后那颗疑惑难安的心。

贴身宫女自然也瞧见了,上前轻声道:“娘娘……这……”

皇后甩给她一个眼色,又坐了一会后便离开。

“派人盯着静嫔身边那两个宫女的行动,看看去找了谁,说了什么,随时来报!”刚进自己的宫殿,皇后便吩咐底下的人。

她直觉今日静嫔的举动并非心血来潮,也许后面正是有人有了什么动作也说不定……

第20章

“身体恢复的如何?”皇帝仔细端详着坐在下面的赵冶,满意地看到他脸色好了不少,已经敲不出来曾经大病的痕迹。

“皇兄放心,已经没什么大碍了。”赵冶微微一笑。

“瞧着精神不错,心情看起来也不错!”皇帝抚掌轻笑,点头连连:“薛太医得赏,朕要重重赏他!”

说罢,皇帝悄悄觑着赵冶,神色中有些难为情,嘴巴开合,犹豫间又不知道改如何说出口。赵冶当然也注意到了皇兄的纠结,无奈一笑:“皇兄但说无妨。”

“哈哈。”皇帝尴尬一笑,言语吞吐:“其实,叫你来,还是有事要让你去做……”

看着自己弟弟全然信任的模样,皇帝更不好意思了:“还是皇嗣那事……珍妃的母家朱家鞠躬尽瘁,世代戍守于边疆,子嗣之中不少人都为国捐躯,为我大梁付出良多,如今更是兵权在握不能擅动。大皇子景明忠厚良善,这些年来朝中一些关于嫡子、长子的纷纷扰扰也是惹得他心思敏感,做事瞻前顾后。

朕倒是能直接处置了这珍妃,只是朕的皇儿是个好孩子,朕怕皇儿因为后宫这些琐事愈发消沉,也怕在证据不全的情况下擅自为之,寒了朱家上下的心……

皇后也是念及此,迟迟不敢对珍妃做些什么。但是这流落在外的孩子,又难以保证其安全,珍妃有没有在那孩子处留后手,谁也不知道。这事再拖下去,怕是又生变数。”

“臣弟明白。”赵冶点了点头,他明白皇兄的不容易,为皇兄分忧是他的职责所在。过后,他又将最近调查到的事情一一说明:“皇兄,这些日子,我也在调查城郊行刺的背后之人,那些杀手训练有素,据星历所言,招式之间有些行伍之人的影子,臣弟怀疑……南方恐有人豢养成规模的杀手,且与朝臣有关。”

“说详细些。”

赵冶只好将自己得到的证据、推测出来的可能等和盘托出,直至说得口干舌燥,又补充:“自我接手拱卫司到今日,其中朝臣无故身死者近十人,其中手法、现场痕迹有类似之处的,有四人;另外,在我调查取证期间、尚未定罪之时,身死的朝臣有三人,与之前那四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之前臣弟便觉得此事背后可能并不简单,但却又无从下手,无法确认,只能定位悬案。

第一次京郊遇刺,我派人查了许久,线索之中竟然与之前朝臣被杀案有相似之处。第二次遇刺,虽没得到确凿线索,但是对方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杀手团队已然昭然若揭。

此事事关重大,需得仔细探查才行。所以臣弟也想早日出发,去那里探探虚实。如果是我多想了,那最好不过;但若正中我的猜测……那么能够尽早发现、尽早解决的话,就再好不过。”

“此事非同小可,不可擅动。”皇帝沉思片刻,却也觉得此事不可拖延,不知道还好,一旦知道,此事便如覆骨之蛆般令他不能安心:“朕多派些人随你同去。”

“皇兄,不管是调查皇嗣一事,还是调查豢养杀手一事,都不可以大肆宣扬,不然反而惹人注意、徒增风险。皇兄放心,我会带手下的人一起去,也只是打探消息。后续如何处理,还要皇兄派人去才行,臣弟可没这个本事。”

皇帝想了一会,仍旧放心不下让赵冶这么个没半点功夫的孩子独自涉险:“不行,朕还是不放心。这样,朕给立一道旨,一旦有危险,就去找淮南节度使,他手下有精兵两千,总能护你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