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页

“爱新觉罗胤祯,这次你虽是主帅,但一切行动要多听阿其那指挥,切记擅自行动。你可记下了?”

十四僵了一下,很快就恢复如常,“儿臣领命。”

康熙对这次出征相当重视,他不仅细细叮嘱了胤祯,还把八阿哥叫到跟前仔细说教。

这是八阿哥自圈禁以来第一次见到康熙。多年不见,他们发现彼此都老了。

十二月,胤祯带着西征大军出发,康熙亲自带人前往送行,他当众宣布封十四阿哥为大将军王,并以天子出征的规格要求着。他甚至给在青海的蒙古王公下旨,言道:“大将军王是我的皇子不假,但他确实是个良将。阿其那亦有带兵之才能,故而让他掌管生杀大权。”

他甚至要求蒙古王公,若有军务,事无巨细都要遵守大将军王和军师的指示,若是谁敢不尊,就是不尊敬他,大将军王和军师都有先暂后奏的权利。等等。

这道圣旨看似是对两人的认可,仔细思索却能看出其中的诡异之处。

皇上说让人听从军师和大将军王指挥,也就是八阿哥与十四阿哥的调遣。这话看似没问题,但若二人意见相悖呢?他们听谁的?

听是谁的,皇阿哥们也在想这件事。

不管是老八还是十四都不是吃素的,谁都想借着这份功劳成功上位。

十二月出发,来年三月西征大军成功抵达西宁,胤祯开始指挥作战。若按照历史进程,九月这场战役就应该胜利结束。

就像皇阿哥们猜测的那样,两个人都想让那些将领听自己的,难免有扯皮的事情发生。哪怕没有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却也延误了不少战机。

时间进入十二月,双方依旧在焦灼着。

“八哥,你就不能让我一回。若听我的,咱们这场仗早打完了。”十四阿哥有些冒火,西藏这地方地广人稀,冬日里冷得很。他早就收够这种吃不好喝不好的日子。

可就是因为八阿哥,每次自己有个什么计策他都要反对,不是说他这个计策劳民伤财就是说他不成熟,反正不管他说什么,都要贬低一下。

就像这次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