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页

一直坐在那里,没出过声的那个客商开口了,他放下手中的酒杯,“倒也不无可能。”

“郑兄这是何意?”

这个姓郑的客商和他们本来不是一路的,只是在水泥官道上碰到了,几个人聊的来,便在一处了。

“不瞒大家,我家中有远房亲戚在朝堂里做官,听说这水泥路只是在临安城作为一个试点,如果效果好的话,就可以在全国内进行推广。”

“这敢情好啊!要是都修了水泥路,那咱们这以后出门在外经商多方便呀。别的不说,单这马车赶路的时间就缩短了不少。以前我回家少说也要一个月,要是修了水泥路,说不准我半个月就能到家。”

另外一个客商道:“郑兄,你说的这消息准不准啊?”

“准不准我不知道,因为能不能推行到全国,还是要皇城里那位拍板钉钉的。我听说到时候可能会征求一下百姓的意见,也许支持的百姓多了,那位可能就会同意吧。只是这修建水泥路耗费的银子也多,所以这修不修还真说不好。”

“唉不管了,如果到时候要征求百姓的意见,那我老李第一个站起来举双手同意。”

“就是就是!你们看看这临安城,自从有了水泥路之后,可是大变样。我听说好多人都来这里买水泥回去修房子。

还有那些个特别有钱的,在外面发财了,回乡造福,专门买了水泥给村子里修路。”

“是啊,听说这些都是新上任也才一年多的那位临安县令搞的,这真是位好官啊!我们县怎么就没有这个福气呢?”

“现在当官只为民做主的人可不不多了,难得碰上一个,却不是在我们县,唉。”

“行了行了,也别唉声叹气了。这几日在城中,你们逛的如何?打算带哪些货回去?”

这话终于问到点子上了,他们几个都是商人,此行来的目的可不就是为了带点货回去吗?

一般带回去的货都是当地没有的,他们再以高价卖出,赚的就是中间这个差价。

李姓的客商道:“我准备多带些布料还有衣服回去,这边的成衣样式我在别处都没见过。我那个王老弟卖的衣服就是从这进的货,现在生意做的特别火,我也要进一些回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