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砚笑了,“二丫,这事简单,不是谁都是柳春生的。再说了,黄家的村塾先生也没有另外一个女儿啊。”他想了想,“你若是担心,不如就让石头到城里去读书?我读书的那个学堂就很好,我和张威、冯四都在那里读过书。”
“就是唐家的大少爷也在那读过。”
“你看我们都好好的。”
陶砚见柳二丫转头专注的看着自己,又出了个主意,“正好岳父春耕之后就要去城里,你家里也买了宅子,让岳母带着石头一块去不就成了吗?”
这个主意不错!
柳二丫的眼睛晶晶亮,她之前也有让娘和石头一起去城里的想法,不过碍于春耕,知道爹娘不会答应才没提。但如果春耕完了,再加上石头读书,爹娘不见得不会答应。那样的话就两全其美了。
城里的日子好,柳二丫虽然才住了一个多月,但是她已经体会到了城里的日子比柳家村的好多了。
别的不说,就是肉都比较便宜呢。
于是第二天,柳二丫就跟金氏说了起来,“娘,你觉得怎么样?陶砚说他读书的那个学堂以前唐家大少爷也去读过呢。学堂里面的先生也很好,有专门教识字的,也有专门教考秀才的。”
“教识字的先生,一个月束脩只要两百文。”
“两百文啊?那和黄家村的村塾差不多。”金氏听到后有几分意动,女婿陶砚她是很满意的,石头将来能有他的一半,金氏就心满意足了,更别说还有唐员外家的大少爷这样的人物在那里读过书。
“娘,我觉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