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梨也坚持不要:“这是你的嫁妆,应该写你自己的名字。”
陈婉华立即道:“我相信他。”
再相信也不成。
在楚云梨的坚持下,铺子还是落到了陈婉华的名下。
接下来就是修整铺子,买桌椅和锅碗瓢盆,事情琐碎,大半都是楚云梨带着兄妹二人置办的,到了六月时,周家食肆开张。
楚云梨亲自掌勺,与其外头请大师傅,还不如她自己上呢。找人切配好,只是炒的话其实没多累。曾经她比这个累的活也有。比如带着三姐妹卖酱肉那次,就真的跟陀螺似的,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夏日里天热,楚云梨制了消暑汤,甫一推出,就得到了许多人的喜欢。
铺子一开张,生意很好。后厨请了两个切菜的,还有个洗碗的,前面兄妹两人和小草支应,勉强忙得过来。
他们自己只忙有人吃饭的时候,一天两顿加起来也就三个时辰。比起种地,实在算不得累。
但好处看得到啊,每天都能数赚来的银钱。
数完了后,陈婉华将银子推到楚云梨面前:“娘,这个给您收着。”
这一回,楚云梨没有推辞,这个铺子小了点,想要赚钱,只这可不成。照这个势头,如果顺利的话,三年之后,他们就能换成二层小楼了。
这日午后,楚云梨正在后面午睡,切菜的大娘过来推她:“有人来点菜,要带回去吃。”
说实话,在这个有钱就能买人伺候的世道,若不是食肆中的饭菜实在好吃,还真没人会特意带回去。楚云梨手艺好,也没几个带走的。
但是已经接连五天有人来买菜回去吃,一天两顿,餐餐不落。应该是这附近住了一个喜欢她手艺的人。
又过了半个月,这日午后,楚云梨正在铺子门口打扫,就看到一架马车过来。
街上那么多马车,为何她会注意这架呢?